新闻中心

明末书坛“三株树”

2025-05-07 17:22

来源:

明天启二年(1622),浙江上虞的倪元璐、福建漳浦的黄道周、河南孟津的王铎,三人考取同科进士。相同的仕途起步点,使三人交游甚密,在政治上,他们同是倾向于“东林”的清流,在学问上,均致力于儒学,雅好诗文。三人相互砥砺,结盟攻书,所不同的是,黄、倪二人在对“二王”传统的态度上,有一种新的超越,把目光盯向更早的钟繇。而王铎更热衷于对“二王”书风的改良,试图通过放大、重构,形成有别于黄道周遒媚、倪元璐萧逸的奇崛风格。

作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书法家,黄道周不可避免地受到晚明书法文化氛围的影响,而且积极融入这种书法文化格局之中。晚明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和书法风格的变革共同推动黄道周书法风格的形成。虽然,黄道周把书法创作当作个人的“第七、八乘事”,但他的“无意”之作,却是晚明风格鲜明的“流行书风”的重要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书法风格的丰富和发展。

倪元璐在志趣、书风等方面,与黄道周最接近。受黄道周的影响,倪元璐实实在在把书法当余事,比黄道周做得更彻底,因此在他的著述中见不到任何评论书法的文字。

王铎的书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献之为主,此外广泛涉猎魏晋唐宋诸名家,对《淳化阁帖》的研究最深入。他以钟王为宗主,取法魏晋,朝夕沉酣其中,务求神似笔肖,渐次把定门庭,立牢脚跟,奠定了他书法艺术发展的基础。王铎学习古人书法从一开始就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有着高于常人的审美追求,以及不入流俗的对传统精神的把握。无论誉之、谤之,他都为之不动。

在张扬个性、抒写性灵的思想指导下,黄、倪、王三人大胆尝试,一改自魏晋以来书法以实用为主的附属性为艺术审美的主体性。他们以其标新立异的书法艺术、创造性精神为时人所注目,被称为“三狂人”,亦称为“三株树”。“三株树”取法不尽相同,所开创的艺术风格各具面貌,在书法艺术史上形成了鼎足之势。然三人崇古尚奇、恣肆纵横的共同艺术追求,在晚明帖学发展史上造就了一座极具开创性的高峰,给晚明书坛抹上一缕极具个性的亮色。浙江上虞、福建漳浦、河南孟津因而结下不解的情缘。

400年岁月长河奔涌,中国书坛“三株树”现象一直为人所乐道,更是中国书法史绕不开的一个课题。“三株树”所开创的艺术流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为当下众多书法爱好者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源泉。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