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衡先生在篆刻、书法、绘画、艺术理论、书画鉴藏等领域沉潜笃定,精研覃思,勤勉探索,成果丰厚。”这是韩天衡被授予2024年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时的颁奖词。
这一次,这位耄耋之年的杰出艺术家,带着1963年至2025年间的作品来到了绍兴。其中多件近5年新创作的书画印精品系首次公开,展览上,首次系统展出了韩先生实践“马蜂窝”艺术互通理论(指其倡导的书画印艺术互通理论)的文房雅玩作品。
顺着兰亭书法博物馆阶梯而上,展览的初印象也由此徐徐展开。只见一楼精品厅门口的墙上,韩天衡创作的多幅小品犹如一场高端宴席的引导员,将参观者缓缓带入主会场,这些小品尺寸虽小,但却显得甚为灵动、鲜活。
对面,“长绳系日”主题装置作品,更是令人眼前一亮。作品以手书草篆“长绳”二字为视觉核心,并用麻绳盘曲组成书法线条,盘结做出一甲骨文“系”字,在虚实之间形成篆刻般的空间张力,紧紧托住“太阳”。太阳上的上古传说“三足乌”经过艺术重构——采用韩天衡独创的“韩鸟”造型。
据悉,这个装置作品一如“长绳系日”这个主题词,由韩天衡构思设计。“长绳系日”典出晋代名家傅玄的《九曲歌》,这是韩天衡先生艺术人生的生动写照。他4岁启蒙,先后师从郑竹友、方介堪、谢稚柳、陆维钊等艺坛巨擘,八十年来始终秉持“区别于古人、他人与故我”的艺术圭臬,在篆刻、书法、绘画、艺术理论等领域坚持“推陈出新”,形成了自我独特风格和意蕴。他说:“作为八十五六岁的老人,尽管体弱多病,对艺术仍有执着追求,面对落日,我希望用长绳拴住太阳,抓紧时间努力,在不满意的艺术成绩前再前进一步。只要身体允许,我会继续努力。要成为纯粹的艺术人,必须心无旁骛,将所有精力乃至生命投入艺术。”
这次展览无论是“长绳系日”这个主题词,还是“学艺80年”的定位,均隐喻了韩天衡这位“老学生”,艺术生涯还在不断攀登求索的进程中。他觉得,书画这门艺术、这所学校,只有进入没有毕业,没有谁能说自己已经毕业了。“我从小从事这门艺术,小学生时是学生,壮年仍是学生,80岁后,我还在学习。”他说。
韩天衡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绍兴是一座享誉中外的艺术城市,特别是书画印方面更是名家辈出,所以在绍兴办展览,他有些胆怯。“在这样的城市办展览,我有些顾虑,上海人叫‘吓丝丝’。”在他的心里,这就像学生交作业,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来办展的。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