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小长假里,我参加里1次婚礼,2次聚会,还吃了3次烧烤,好像体重也没有涨多少,是出现奇迹了吗?”这几天,随着五一小长假结束,前来绍兴市中医院减肥门诊咨询的市民络绎不绝,有市民甚至为自己在大开吃界后增重不多而窃喜。然而,该院营养科主治医师俞科岚却表示,别高兴太早,脂肪合成要7天左右,长肉的日子在后面。
40岁的市民陈先生一直在该院的减肥门诊进行体重管理,但是这个五一小长假,他有点放纵自己。“有个很久没见的大学好哥们从广州来到绍兴玩,自己不能不进地主之宜,就带着他们全家全程游,少不得叫上其他同学们一起聚聚,酒足饭饱后还组了几天的夜宵局。”陈先生告诉俞医生,那几天就想着好好嗨一嗨了,把体重管理的事先放了一放。好在陈先生感觉假期的几天里,体重反弹的不多,也就上了两三斤。
“你别高兴太早,脂肪合成需要时间,长胖也是滞后的。”俞科岚解释,五一假期短时间内,大吃大喝后体重的显著增加,多数情况下并非脂肪的直接堆积。更多的可能是水分以及代谢垃圾未能及时排出体外。比如近期摄入大量高糖、高热量、高脂肪食物,且缺乏足够的运动,就可能导致体内水分和代谢产物的滞留,从而造成体重的短期上升。
“但是脂肪的确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磨叽一点,进嘴的食物变成我们身体的脂肪,要经历这三个阶段。”俞科岚解释,第一阶段就是分解期大概是2至4个小时,食物在这个阶段会被分解成葡萄糖和脂肪酸,这些小分子会进入血液,这些营养会优先供给给大脑、肌肉等要害器官。
接着,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转化期,大概是4至8个小时,没有被消耗的葡萄糖就会被打包成糖元后储存在肝脏和脊柱,储存期大概是12个小时左右,当容器塞满了就到了第三阶段。那么肝脏就会启动脂肪的合成程序了,这个时候多余的热量就开始转化为脂肪了,脂肪堆积通常需要大概3至7天的形成时间。
“减肥的底层逻辑就是热量赤字,当我们全天吃的东西并没有我们拿出去的东西多的时候,那你就有热量剩余。”俞科岚还表示,已经对自己胡吃海喝行为“忏悔”的市民也不必太过焦虑,节日里偶尔的热量超标还是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作息和运动来消耗,以尽量减少脂肪囤积的。比如,每次吃完一餐后通过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加速糖类的消耗,防止糖类转化。
如果发现自己节后体重增长过快,必要时可以到专业的减重门诊咨询,请专业医生给予指导。不过,她对林先生大吃大喝的行为并不倡导,因为这会导致此前形成的良好习惯被破坏,辛苦得来的减重成果付之东流。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潘秀玮 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