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滨海新区以“跟着课本来旅行”“果香里的乡村游”“极致的味蕾盛宴”文商旅融合三部曲为主线,构建起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商业为翼的消费新生态,营造了充满文化味、田园风、烟火气的滨海假日氛围。
滨海新区虽然“新”,但还是有一些老底子的东西拿得出手的,譬如斗门老街、百米海塘、古三江闸,还有明代抗倭遗址三江所城,文豪鲁迅外婆家孙端街道安桥头村等。随着近年来新区建设力度加大,洋泾湖公园成了露营网红地,千亩果园成了亲子采摘中心,乡村书店成了精神食粮供给地。这里河网丰富,通江达海,既有绍兴传统美食,又有现捕现烹的小海鲜,舌尖上的诱惑也让沪杭等地的游客流连忘返。
这个“五一”假期,“游在滨海”人气爆棚,得益于优质文旅资源的开发,得益于商业消费氛围的营造,更得益于文商旅统筹一盘棋的互补互融,从人文历史、民俗非遗、生态休闲,到文化布局、城乡互动、人间烟火,完善的旅游“六要素”,增强了旅游体验感,使滨海新区之旅得以延时提质、促进消费、留住人气。短短5日的“假日商战”,其实非一日之功,而是科学谋划与合理布局的必然回报,也是对滨海新区文商旅全面融合深度开发的一次检验。
文商旅发展不能急功近利,只能长线增量,不必急于求成,需要厚积薄发,特别是像滨海新区这样的文旅新秀,更需要起点高、目光远、规划全、措施实。在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关于文商旅融合发展精神的基础上,要对照周边区域,观照自身优势,扬长避短,突出差异,聚焦形成“游在滨海新区”的核心产品与核心竞争力,精准培育梯状文旅结构,精心打造个性化商圈,精确扩展滨海新区特色的文商旅产业带,后来居上,带动相关产业的同频共振与齐头并进。
如何将“暴红”转化为“长红”,如何将“流量”转变成“留量”,滨海新区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相信通过不断积累与提升,“十一”黄金周流量将开创新的纪录。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 亦 声 编辑:张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