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上虞盖北:“大树下”开出“共富花”

2025-05-06 11:09

来源:

“一次性消费满268元,送电影票;满520元,送电影票和饮料……”在绍兴市上虞区盖北镇,当“五一”假期遇上“Gai青春·五一Go”购物节,众多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员工被“幸福里”商圈吸引,商超影院人头攒动,“买买买”热情高涨。

镇域面积16.8平方公里的盖北镇,户籍人口仅2万多,却有3万多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的新居民在此“安营扎寨”,是名符其实的产业“后花园”。

背靠国家级产业平台,如何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产城人文融合发展胜势?在盖北镇党委书记吕彭看来,只有坚持“服务好经开区、做重要承载地”的核心定位,善于整合资源、借力发展,才能不断拓展新空间、激发新活力。

借风行船,产业组“CP”

肯取势者可谓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借风行船的本质就是“借势”发展。

近几年,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引领下,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发展步入快车道,落户企业1800余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但杭州湾上虞经开区远离城区,周边既无休闲场所,也缺乏社交空间,过去企业员工只能驱车30分钟到上虞城区消费娱乐。30分钟车程,消磨的不只消费意愿和社交需求,还可能是企业稳定的人才队伍。

盖北发展商贸服务业的初衷,正是为了填补工业园区的消费空白——与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形成“制造+服务”互补式产业“CP”,放大“溢出效应”,积极抢位发展、错位发展。

以投资1.5亿元的“幸福里”商贸综合体为核心,盖北成为上虞“乡镇首店”的首选地,入驻全市首家无人机4S店,引进瑞幸咖啡、冰慧时代电影院等“区域首店”5家,肯德基、新华书店、途虎养车等知名商家引流作用持续放大,中国银行等近10家金融机构在此开设网点,农贸市场、大型超市一应俱全。

面向工业园区做商业,夜经济需求更旺。夜幕降临,盖北集镇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3公里长的“美食一条街”上,饭店、烧烤摊、夜排档沿街一字排开,淮南牛杂汤、重庆鸡公煲、新疆羊肉串等来自五湖四海的特色餐饮,牢牢抓住了忙碌一天的新居民的味蕾。

“2020年刚到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时,下班后我大多在宿舍度过,单调的生活让我差点辞职。”来自四川一家化工企业的中层陈康年说,“后来有了盖北这块热闹地,没事我就来逛逛,有人气有烟火气就不孤单。”

如今的盖北,已然成为产业人群“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的“生活绿洲”,近300家个体工商户交出了95%的店铺出租率、10%以上商铺租金收入增长率的亮眼成绩。

产业繁荣商贸,商贸助推产业,这是一场优势互补的双赢。

借梯上楼,“流入”变“留下”

如果说“借风行船”的本质是“借势”,那么“借梯上楼”的本质是“借智”,其关键在于把准脉络、升级思维、积极作为,实现步步登高。

如何把“流入”变“留下”?首先得确保新居民留得住、过得好。

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早些年,盖北人坐享区位红利,几乎家家户户都成了房东:将自家房子改造后,整体或部分出租给企业。“当时我们家一年能收十六七万元租金,小日子过得相当安逸。”珠海村村民马阿七说。

但自发式的租赁行为隐患巨大。空间违规分隔,电线私拉乱接,违规使用液化天然气……消防安全隐患突出,治安也让人头疼。

新居民的不断涌入、供不应求的住房市场,以及村民自建房的管理压力,让盖北开始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2018年起,盖北镇全力打造区、镇、村三级出资的“一村一幢楼”项目,面向企业进行整体出租。

在珠海村新居民之家,三幢干净整洁的大楼很是显眼。“三幢楼共165个房间,由中化蓝天、龙虹印染、新天地三家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的企业整幢租赁用作职工宿舍。”珠海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海江介绍。

“地上铺了瓷砖,卫浴设施一应俱全,还配备空调和Wi-Fi,这哪是员工宿舍,分明就是‘酒店式公寓’。”来自安徽的季维民第一次走进楼里,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

以前珠海村每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约30万元,“一村一幢楼”项目投用后,租金一年就有130多万元。如今村里本地村民才1500人,外来人口却有3500多人。

目前,盖北共实施“一村一幢楼”物业项目18个,通过沿街店铺、企业厂房、公寓宿舍、酒店旅馆等多种模式经营,持续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最近6年,盖北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310%,成为上虞区首个“村村超百万”乡镇。

新居民有子女教育需求,盖北又先后投入5600万元实施盖北镇中心小学、镇中心幼儿园扩建等民生项目,让公共服务变“有”为“好”,各年龄段入学人数均逐年增加。

借鸡生蛋,抱团奔共富

借良机、创新机是“借鸡生蛋”的本质。

盖北镇物业项目“紧俏”,富民强村的效果引人关注。但同区的虞南山区几个乡镇,壮大村集体经济并不容易。如何带动山区乡镇一起富起来?

2021年,盖北镇实施“山呼海应”工程,探索“飞地联建”模式,以跨乡镇物业联建项目实现互利共赢。

“以前我们都只有眼红的份,没想到也能参与盖北的物业联建项目!”下管镇兴南村党总支副书记石龙盛说,兴南村地处山区,村集体造血功能较弱,增收缺少有效方法。2023年初,盖北镇镇海村与兴南村达成协议,在镇海村联建总投资640万元、建筑面积2873平方米的村级物业综合体项目,“这个项目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5万元左右。”

这几年盖北的“共富版图”不断扩大:珠海村与长塘镇广陵村联建总投资1100万元、812.5平方米的物业综合体项目;世海村与陈溪乡塔溪村联建总投资1000万元、749.54平方米的物业综合体项目;新河村与丰惠镇南源村联建总投资700万元、800平方米的物业综合体项目。广陵、塔溪和南源三村每年因此增收45万元。

联建模式还向省外延伸。盖北镇创新东西部共富党建联建,通过镇东村东西部物业联建项目,带动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永胜乡桅杆村共同富裕。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在吕彭看来,盖北的村庄想要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靠单打独斗是不够的。整合资源组团式发展,不仅可以打破地域界限,还可以增强竞争力,打破发展瓶颈。

从“县域边界”到“共富支点”,从借力经开区到联动区内外,盖北镇的发展验证了一个道理:镇域经济腾飞,从来不是靠“有多大碗装多少饭”,而是要学会“架梯子摘星星”。用都市圈思维配置资源,用跳出一隅谋发展的魄力破除壁垒,小乡镇也有大作为。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徐晶锦 见习记者 董梦莹 编辑:邵正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