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烟火气”如何与“蓝天白云”和谐共存?滨海新区创新推出的“疏导点+油烟联治”模式给出了答案。近日,该区在斗门街道等人口密集区域试点餐饮油烟集中治理,通过将流动摊贩纳入统一管理的疏导点,并运用智能化净化技术,探索出一条城市管理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新路径。
5月4日晚上8点,记者来到位于滨海新区斗门街道的“两湖夜排档”,见到这个占地近2000平方米的夜市正升腾着典型的城市“烟火气”。烧烤、炒菜、小吃……一家家餐饮小馆整齐排列,人来车往、生意红火。
与普通摊贩不同的是,这里几乎看不到明显的油烟逸散情况。记者注意到,所有的小餐馆均装有一组油烟收集和净化装置,不仅如此,各家餐馆净化好的烟气还会被收入该疏导点统一设置的烟筒中,再经由专门安装的大型净化装置进行二次处理后排放。“每个月我们还会对这台大型净化器以及摊户的净化器进行免费清洗,保证设备稳定有效运行,确保油烟达标排放。”夜排档总负责人孙长喜说。
这些商户大多曾是流动摊贩,如今入驻疏导点后,不仅生意更稳定,经营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以前东躲西藏,现在安心做生意,顾客都说‘环境好多了’。”经营烧烤的商户王师傅笑着说。
据了解,目前滨海新区已建成4个标准化疏导点,共吸纳流动摊贩近100户。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综合执法组负责人高科告诉记者:“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治污,我们既保留了城市烟火气,又守护了蓝天白云。”
滨海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推广这一“绿色夜市”模式,让“夜经济”发展更可持续。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裘玮 编辑:邵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