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台门前还有一座探花桥,就在萧山街与蕺山街的相交处。桥下的河流称谢家湾,湾东端朝南原有文正公祠,祠西原有个谦豫酱园,酱园的用地也是向谢氏租借的。谢丕在绍兴居住长达16年,此桥就是他为了方便周围百姓出行所建,因此得名“探花桥”。这在史书中有记载,据清《乾隆绍兴府志》记载:“探花桥,在县治北,旁有小桥,曰田家桥,桥下曰田家楼。”清乾隆《越中杂识》所载:“探花桥,在戒珠寺南,河口有探花坊,明探花余姚谢丕立,因此为名”。
绍兴是水乡泽国,河网交叉,不仅城外被水所围,城内也是河港交错纵横,所谓“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越人以舟楫为舆马”,交通非常不便。一条府河隔断山阴、会稽两县百姓的日常交往。府河不宽,两边亲友可隔河聊天,但要想把手言欢,则需绕一个大圈,得费半个小时。因此,有民本意识的官宦,均是以“修桥铺路造凉亭”,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积德行善的善举。谢丕造桥之举正是一个惠民举措,冠之“探花桥”,实至名归,流芳百世。
探花桥是我们最熟悉的古迹之一。绍兴是名士之乡,名士古迹遍布全城。以居所台门为例,有以官衔命名,有以科举功名命名,也有以原来宅主的姓氏命名,种种不一。以桥为例也同样,有状元桥、会元桥、谢公桥、徐公桥、春波桥、题扇桥等,均以名人或名人掌故命名。还有名人庭院,如赵园(现绍兴儿童公园)、百草园、沈园、邹家花园(在若耶溪边)、朱家花园(鲁迅故里)等。
绍兴的老街小巷中,如探花台门、探花桥这般的古迹举不胜举。漫步其间,你似乎就能听到这座城市过去的喧嚣,脚步走在石板路上发出的“叮咚”声,如历史的回响,回荡在人们的耳边……
作者: 编辑:尉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