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探花台门探花桥

2025-05-05 13:57

来源:

在绍兴越城区萧山街上,有一座老绍兴都知道的探花台门,这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台门坐北朝南,是砖木穿斗式结构,原有五进,现只存门斗和第二进石库门。

关于它的主人,坊间有两种说法,一是由明代绍兴府余姚人、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乙丑科探花谢丕所建;二是谢丕同科进士、翰林院编修董玘的旧宅。我不是搞文史研究的,没水平做更具体的考证。但这座台门叫“探花台门”则是无异议的。

何谓探花?探花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取得进士第三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明弘治十八年的殿试中,两位绍兴青年才俊双双被赐“进士及第”称号,获“榜眼”的是上虞渔家渡人董玘,获“探花”的是余姚泗门人谢丕。

探花台门曾显赫一时,大门前通衢两侧各建有石牌坊。东牌坊位于探花桥脚,高四丈,为绍兴城内牌坊之最。西牌坊位于斜桥东堍,规模略小。

眼下的探花台门内,过道、天井凡可搭建的,都成了民居或附属设施,除了空间规模宏阔,还能让人感受到一丝当年的气势外,整座台门已是个不起眼的大杂院了。

台门内,还有一处太平天国壁画。当年太平天国军队驻扎绍兴期间,在台门内创作了6幅壁画。南侧的两幅壁画以凤凰飞天为主题,展现出别样的艺术美感,其余4幅壁画则分别为水战图、陆战图以及神话故事等内容,描绘了丰富多样的场景和人物。这些壁画中,人物众多,运用墨绘敷色技巧,色彩饱满且浓烈,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此外,屏门上还绘有彩绘云龙图案与壁画相互映衬,为整座建筑增添了艺术氛围。

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有诗:“人人争说江南好,多少风光系客情。一语先生须记取,水乡总是赖桥名。”造福地方、德庇乡民的好官、善贾,总会久久地为人们所怀念。

探花台门前还有一座探花桥,就在萧山街与蕺山街的相交处。桥下的河流称谢家湾,湾东端朝南原有文正公祠,祠西原有个谦豫酱园,酱园的用地也是向谢氏租借的。谢丕在绍兴居住长达16年,此桥就是他为了方便周围百姓出行所建,因此得名“探花桥”。这在史书中有记载,据清《乾隆绍兴府志》记载:“探花桥,在县治北,旁有小桥,曰田家桥,桥下曰田家楼。”清乾隆《越中杂识》所载:“探花桥,在戒珠寺南,河口有探花坊,明探花余姚谢丕立,因此为名”。

绍兴是水乡泽国,河网交叉,不仅城外被水所围,城内也是河港交错纵横,所谓“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越人以舟楫为舆马”,交通非常不便。一条府河隔断山阴、会稽两县百姓的日常交往。府河不宽,两边亲友可隔河聊天,但要想把手言欢,则需绕一个大圈,得费半个小时。因此,有民本意识的官宦,均是以“修桥铺路造凉亭”,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积德行善的善举。谢丕造桥之举正是一个惠民举措,冠之“探花桥”,实至名归,流芳百世。

探花桥是我们最熟悉的古迹之一。绍兴是名士之乡,名士古迹遍布全城。以居所台门为例,有以官衔命名,有以科举功名命名,也有以原来宅主的姓氏命名,种种不一。以桥为例也同样,有状元桥、会元桥、谢公桥、徐公桥、春波桥、题扇桥等,均以名人或名人掌故命名。还有名人庭院,如赵园(现绍兴儿童公园)、百草园、沈园、邹家花园(在若耶溪边)、朱家花园(鲁迅故里)等。

绍兴的老街小巷中,如探花台门、探花桥这般的古迹举不胜举。漫步其间,你似乎就能听到这座城市过去的喧嚣,脚步走在石板路上发出的“叮咚”声,如历史的回响,回荡在人们的耳边……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