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绍兴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越城区《人水和谐 共生共富——探索浙东运河人水和谐共生建设路径》被选入由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写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案例》,系绍兴唯一入选样本。该案例清晰刻画了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绍兴样板”。
浙东运河(越城段)自西向东流经古城,全长22.2公里。近年来,越城区以运河为脉,通过“治水、兴文、活城、惠民”,打通生态环境保护与共同富裕的转化通道,实现“焕新一条河,提升一座城”。
市生态环境局越城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与静态的文化遗产不同,浙东运河是动态的,跨越多个生态系统各异、产业结构不同的区域。要做好运河水生态环境治理,需要针对运河东、中、西段不同特征进行差异化整治。
被称为“黄金水道”的中段运河,横穿绍兴古城,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古城肌理。为提升河道水质,越城区在截污纳管、清淤的基础上,建设翻水站引水活水,在重点水域构建净水型水生态系统,实现水体生态自我循环、自我平衡。修复后的古城内河水体透明度可达1.5米以上,水下鱼虾戏石、藻荇交横,宛若一座物种多样的“水下森林”。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展水生态治理项目70个,一大批河湖水生态系统得到良性重塑。
同时,得益于《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绍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强力支撑,浙东运河的历史文化基因在其颜值焕新后更是被全面激活。按照“最大保护、最小干预”原则,越城区系统性开展文化梳理,最大程度保护沿线历史古迹,同时放大“生态+文旅”的叠加效应,不断做强运河文旅品牌,形成了独具越地特色的文商旅繁荣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此案例还被纳入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教材。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倪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