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很多市民都开启了快乐的假期生活,但走进越城区气象台,只见一派忙碌景象。工作人员们坐在电脑前,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不断更新的气象数据和云图,仔细分析着天气形势的微妙变化。
“假期后期有冷空气,可能会出现强对流天气,还会降温,预警信息一定要及时发布。”副台长董海丽对她的值班同事们说。
气象服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支撑,其服务质量与效率直接关系到防灾减灾、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的稳定发展。“这支气象专业队伍平均年龄仅30岁,除做好日常天气预报、监测等工作外,他们还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智能气象服务平台,提供精准预报和个性化服务,用责任与担当筑牢守护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线。”区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气象人不放假。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提供气象科技支撑,去年年初区气象台在富盛茶园建立了一个“百米级”茶叶气象智慧监测预警系统试点,通过微尺度气象监测网络,实时监测,精准把握茶叶生长气象环境,为每一片茶叶保驾护航。
“相关数据显示去年茶园的冰冻预报准确率提升了10%,茶园增产30%,每当看到自己参与的技术成果应用于防灾减灾,就觉得所有的加班都是值得的。”区气象台工作人员张子旗欣喜地告诉记者。
为更快提升业务水准,传承气象工作经验,区气象台实施“师徒结对”计划,不少年轻员工通过拜师得到了快速成长。年轻员工张雪是一名预报员,曾经她最头疼的是如何提高强对流天气预报准确度。前年在单位的牵线下,她和市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春艳结对,拜师。“张老师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给了我很多指导。我有任何不懂的问题她都耐心回答,我感觉两年自己进步特别快。”
工作之余,这支年轻的队伍还经常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据悉,区气象台9人都在“志愿浙江”平台注册成为志愿者,年人均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00小时。他们积极参与高速公路等地方突发事件的气象保障工作,为社会公共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这支年轻队伍还与多个社区(村)结对开展扶贫济困、乡村治理、气象科普等文明共建活动,为生活困难群众及西部贫困儿童点亮微心愿,展现了气象人的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李颖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