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镜湖控制中心大楼的网管室内,成排的显示屏前正密集跳动着各种画面与数据。韩德龙身穿蓝色工服,在工位前紧盯屏幕。地铁线的供电状态、给排水系统、设备调度……任何一项数据的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底部跳出了几条红色的弹窗,这意味着有数据异常,韩德龙快速点击查看,并拨通了对应站点电话,请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透过屏幕监控各项数据,及时发现地铁系统故障,成为韩德龙每日工作的重心之一。他是绍兴京越地铁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设备设施中心综合工区的负责人。该综合工区成立于2020年,承担着绍兴地铁1号线运营生产任务。其中一项主要工作就是监控整条线路系统故障,通过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安全隐患,防控事故发生,保障绍兴地铁1号线系统设备平稳运行。
团队成员在机房检查设备状态。
这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39名员工都在35周岁以下,90后、00后占了多数。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默默为地铁的正常运营保驾护航。
“地铁是全年运营的,所以工区也全年无休,且需要24小时在岗。员工们实行4班倒。”韩德龙说,虽然夜以继日的工作接力比一般岗位更辛苦,大家却没有丝毫怨言,斗志满满。
工区的另一项重要职责是1号线控制中心的设备维护工作。哪里的设备有故障,就要第一时间奔赴。在机房、线网指挥中心等场所,常有工区成员们俯身检修的忙碌身影。
“技术的磨炼需要日积月累,在实践中一点点感悟。”年仅26岁的俞嘉妍毕业于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是工区的“季度之星”。“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在工作中维修摄像头。当时周围没有其他人,只能自己摸索尝试,耗费了大半天,终于搞清了设备背后的原理,独立自主完成了设备维修。”俞嘉妍告诉记者,不同的设备,运行原理、操作规范、维修方法都不同。这一两年的工作实践中,她一直奔赴在操作一线,与时间赛跑。如今的她,早已对服务器、交换机等关键设备的系统重装和设备维护驾轻就熟。
凭借着日复一日的实践磨炼,专业技术也成为工区青年员工们引以为傲的资本。他们总能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断攻克一项项技术难关。在绍兴地铁1号线柯桥段与主线接入时,工区曾遇到中心综合监控系统“一键程控停送电”功能的技术难题。这一功能对于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行和高效管理至关重要,关系到停送电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工区迎难而上,迅速成立“尖兵小队”,开展了一系列自主研究,通过修改、升级现有软件版本,成功攻克了技术难题,使“一键程控停送电”功能得以顺利实现。“设备一直在更新,技术的升级也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情。”俞嘉妍说。
节假日总是地铁运行的高峰期。“五一”到来前,工区周密部署,全力守好运营安全红线。全员在岗,随时待命。发生设备故障时,10分钟内初步响应、30分钟内到达现场处置。此外,还与高校合作,在热门站点增调志愿者,维持现场秩序。“争做技术服务标兵,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将继续为绍兴地铁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韩德龙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见习记者 张梦霞 文/摄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