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越城区群团活动中心 青年做青年的“娘家人”

2025-05-03 07:44

来源:

前不久,当最后一笔款项到账时,肖先生特意来到越城区群团活动中心致谢:“要不是你们坚持跟进,这笔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要回来。”

此前,在位于八字桥边的工作室里,副主任李小鹏带着调解员们接手处理这起棘手的劳动争议案件——某纺织品公司拖欠肖先生工资共计31224元。

在一周内,李小鹏带领调解员与企业展开三轮协商。会议室里,双方对补偿金额一度僵持不下。李小鹏将法律条款逐一列出,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签字时,肖先生紧绷的肩膀明显松弛下来:“没想到工会调解这么专业。”出于对工会调解员的信任,肖先生最终同意了“月付1万,按期结清”的方案。

方案实施期间,李小鹏的办公桌上多了一份特别的日历,上面标注着每个月的付款提醒日期。这些简短的记录背后,是调解员们持续半年多的跟踪、督促。

“看到这些年轻务工者碰到问题,我心里其实也深有感触。”李小鹏说。作为一名与他们年龄相仿的青年工作者,他深知青年职工在职场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我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李小鹏告诉记者。

目前,越城区群团活动中心共有10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30多岁。这种同龄人的视角和理解,使得中心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与青年职工沟通,为他们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除了像这样的“暖薪服务”,越城区群团活动中心非常重视对职工的情感关怀。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李小鹏都会带着工作人员来到困难职工家中送温暖。2024年,中心结合线上线下开展了“幸福越城——留越职工送温暖”系列活动,投入资金95万余元,惠及职工3万余人。

在最新的一次走访中,在困难职工陈某家中,李小鹏和同事不仅送来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还细心询问孩子就业情况。“对于这些困难职工,我们除了资金上的扶持,也会为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帮助,比如帮助他们的子女就业牵线等。”他说。

为了丰富青年职工的文化生活,越城区群团活动中心赶在今年“五一”前开出了“越城里书吧”,地点特别选在了越城区体育中心东南角。这是一个集“阅读+传承+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空间,自开馆以来已经迎来不少“读书人”。

中心的“越工学堂”也正式开班,不少职工和工会干部都参与其中。区群团中心副主任潘灵芝告诉记者,越城工会公众号开设“越工学堂·每周一书”专栏,按月设定不同主题,每周三推送一本好书,由“越小工”领阅,分享精彩片段,引导职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青年人来做青年人的娘家人。我们希望打造一个越城区职工学习交流的平台,为越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智慧动能。”潘灵芝说。

阅读分享,丰富业余生活。受访者供图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见习记者 傅平航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