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昌创新推出“部门联动、智慧赋能、服务下沉”助企纾困体系,构建跨部门协同服务网络等12项改革举措,累计解决企业难题超500件,助企业节省成本近亿元。
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满足企业对政府服务日益多元化、专业化的需求?新昌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模式,解决部门间信息壁垒、流程冗长、标准不一等问题,以跨部门、集束式的高效服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取得显著成效: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多个部门开展“益企体检”行动,为42家企业排查问题312项,整改完成率超95%;商务部门组建“外贸朋友圈”团队,帮助12家企业获AEO(认证经营者)高级认证,出口合规成本下降20%……
不难发现,部门协同服务企业,有利于集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更加全面系统地解决企业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当然,这种高效服务,并不局限于问题排查、项目审批、行政执法等具体的服务事项之中,事实上,它牵涉企业服务的全周期、各方面。比如,各项惠企利企政策从前期的论证制定,到后期的执行落地,再到施行一段时间后的修订完善,都要注重倾听企业的真实声音,吸收来自一线的宝贵意见。显然,这不是单独某个部门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政策所涉各个部门联合起来,形成“组合拳”,同心同行,同向发力。只有部门的协同性进一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进一步体现,企业也才能有更强的获得感。
推进部门协同服务企业,要秉持“不打扰也是一种服务”的理念,善于从企业的视角来看问题、想办法、作决策。比如,借鉴行政执法“综合查一次”,到企业走访调研是不是也能来个“综合调研一次”?近段时间,在一些地方,受到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冲击的部分外贸企业,迎来了一批批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进企调研。如果没有有效的统筹,可能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多一点协同意识,多一些直奔主题、直面问题的联合走访调研,我们的部门就能更深入地了解情况,我们的企业就会有更多沉淀与思考的时间。
4月23日,浙江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开通企业服务专线。通过对原有受理办理机制进行重塑,联合会商疑难事项,形成涉企服务流程再造,省12345政务热线服务中心与各地各部门建立起高效联动机制,可以更快、更直接、更有效地做到“企呼我应”“企呼我为”。可以说,这是在更高层级上建立起了部门协同机制。这也再次启示我们,只要真正用心用情,服务企业完全可以做到“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也只有始终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才能更好地凝聚政府部门合力,更好地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风 云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