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笛扬社区:深耕细作绘就民生“新图景”

2025-05-03 07:30

来源:

  2024年初,笛扬社区大明颐泽苑的业主大会上,一份关于架空层改造的提案获得全票通过。一个月后,原本堆满电动自行车的架空层焕然一新,这一变化正是笛扬社区践行“民呼我为”理念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社区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切口,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探索出一套“需求导向型”治理模式,成为辖区居民交口称赞的“幸福共同体”。

  全媒体记者 何晨怡 文/摄

  为进一步加强辖区电动自行车源头管理,去年以来,笛扬社区大明颐泽苑小区业委会全面摸排,将居民私拉电线充电、楼道停放电动自行车等安全隐患上报社区。据介绍,该小区2018年交付后,架空层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堆满杂物且缺乏消防设施,成为社区治理的“沉疴”。

  “改造工程既要解决安全痛点,更要激活公共空间。”笛扬社区党总支书记尉婷婷说。社区当即联合物业、业委会召开三方联席会,最终敲定“架空层功能重塑+户外充电棚新建”的改造方案。

  改造期间,社区在小区门口增设临时充电桩保障需求,同时发动党员志愿者逐户宣传安全知识。很快,总长130米的智能充电棚正式启用,270个停车位与130个充电口可基本满足小区充停需求。棚顶加装的简易喷淋系统与24小时安防监控,让居民吃下“定心丸”。“现在充电自动断电,还有灭火装置,比以前安全多了。”业主李女士点赞道。社区又将腾挪出的架空层变身“亲子乐园”,成为孩子们每日打卡的“社区会客厅”。

  同样经历蝶变的还有辖区内的玲珑小筑小区。该小区因建筑年代较久,去年夏天台风季接连发生3次外墙脱落险情。了解情况后,笛扬社区立即通过向街道应急民生项目申请专项经费,最终由街道出资启动修缮工程。

  去年底工程竣工时,居民自发组织验收,67岁的王大爷指着崭新的外立面感慨道:“住了十几年,终于不用担心墙砖掉落了。”今年1月下旬,居民代表将写有“外墙改造消除隐患 民生实事尽职尽责”的锦旗送到街道,成为干群连心的温暖注脚。

  从“青年夜校”到“治理新生力”

  笛扬社区辖区内商品房占比超八成,中青年居民有近70%,如何服务好这一群体?社区党总支敏锐捕捉到年轻人对自我提升的需求,2025年初联合青柯夜校在党群服务中心推出“青年夜课”项目。每周三、五晚,书法课上墨香氤氲。“下班后充电一小时,既能学技能又能认识邻居,比刷手机有意义。”来自梅陇社区的学员谭林英说。

  在尉婷婷看来,夜校不仅是文化供给,更是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试验田”。下一步,社区计划成立“青年智囊团”,引导中青年参与社区议事、志愿服务,“让‘旁观者’变成‘共建者’”。“基层治理没有标准答案,但一定有‘以民为本’的公式。”尉婷婷表示,社区将继续用“需求清单”倒逼“服务升级”,让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居民都能找到归属感。

  从安全改造到空间焕新,从难题攻坚到服务迭代,笛扬社区的实践印证了一个道理:唯有将群众作为工作“风向标”,才能书写出既有温度又有质感的民生答卷。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