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注意防范 这些家伙开始活跃了

2025-05-01 20:43

来源:

前几天,李阿姨和闺蜜在西湖边拍照时,小腿传来剧痛,低头一看,一条蜈蚣从眼前爬过,没一会小腿就红肿起来。闺蜜赶紧将她送到杭州市中医院,经过抗过敏、止痛、外敷等对症处理,疼痛明显缓解。

蜈蚣毒液含有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如组胺类物质及溶血蛋白质,并含有蚁酸,毒液呈酸性,有神经毒、溶血、致敏等作用,但致敏作用不如毒蜂常见。每年4-10月是蜈蚣等毒虫活跃时。蜈蚣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活,野生的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等杂草丛生的地方。

医生指出,被中小型蜈蚣咬伤后,皮肤可出现两个瘀点,有红肿、灼热、剧痛和刺痒感,一般在数天内好转、消失。部分患者未经有效治疗,伤后1个月仍有局部肿胀、瘙痒等。若大型蜈蚣注入体内毒汁较多,还可出现发热、发晕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水疱、红斑、淋巴结肿痛等,甚至还会出现抽搐、全身麻木、昏迷等反应。少部分人会发生后续感染,从而导致其它伤害,如败血症等。过敏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被蜈蚣咬伤了怎么办?医生给出应急处置四原则:迅速远离害虫出没区域。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冲洗患处10-15分钟。对于明显肿胀的地方,可冰敷来减轻肿胀和疼痛感。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医生同时提醒,不要切开伤口或徒手挤压;不要用嘴吸吮毒素;不要偏信偏方,用土方法自我治疗;不要用绳子绑住患肢,容易造成患肢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组织坏死。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