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记者来到绍兴艺旺纺织有限公司,看到公司的生产与质量管理部副经理刘阳正在裁剪一款仿棉面料。据介绍,这是今年公司新研发的面料,一上市就成了“爆款”,车间生产出多少面料,货当天就能全部发完。“这款面料是100%涤纶成分的,但是你摸摸看,不像传统涤纶那样滑滑的,而是有一种棉花的绒感,做成衣服穿在身上也吸汗透气。”刘阳告诉记者,这款面料是他主导研发的,如果用纯棉原料制作的面料,每公斤要20元的成本,但是自从导入了仿棉工艺后成本直接降低一半,预计一年会为公司带来超600万元的收益。
眼前这位滔滔不绝的研发能手,其实是一名普工出身。2005年,刘阳来到广东,进厂当了一名纬编工,专门操作大圆机,从事单面、双面提花面料的织造。“普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收入自然也不高,可替代性也强,我觉得年轻人不应该就这么甘于平淡,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就在工作之余琢磨起了大圆机的结构。”刘阳告诉记者,他还买了许多专业书籍,一点一滴地学纺机构造,还跟机修班的师傅“偷师”,在两年后,他成功转型,成为了一名机修工。
在长达十年的纺机机修生涯中,刘阳“吃透”了各类纺机工作的原理,这也为他之后的面料研发生涯奠定了技术基础。2015年,刘阳来到柯桥这座纺织之都寻梦,业务突出的他慢慢从机修工晋升到了公司管理层。“身处管理层后,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都不一样了。”刘阳告诉记者,以前做普工或者机修工,只要把车间分配给自己的固定工作做完就行了,但身为管理层,需要面对企业降本增效的要求,要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也促使他的职业生涯有了第二次转型,从“按图生产”跨越到“绘制蓝图”,“因为我是从最基层干上来的,所以也算是比较了解各类生产工艺,我就倒逼自己不断学习面料方面的专业知识,慢慢地就开始上手研发,成功的案例也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效益也越来越高。”
这些年,刘阳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他在2024年柯桥区“金梭奖”纬编工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先后荣获纬编行业“技术能手”“柯桥区杰出工匠”“浙江金蓝领”“浙江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不管从事哪一行,艺多不压身,有技术在哪里都有立足之地。”刘阳告诉记者,他会鞭策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作者: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