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合咖啡吧,90后主理人正细心调试新研发的“诗路特调”,飘出阵阵醇香;在非遗大师刘存昶的工作室,95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细致地指导游客制作面塑作品;在“唐诗码头”直播间里,大学生主播热情地推销着各类特色农产品……这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正是在台州市天台县始丰街道“多线推进+链式扶持+政策支持”的青创合伙人运营模式推动下,广大青年与乡村振兴实现“双向奔赴”的真实写照。
如何留住“青年创客”?始丰街道依托“即报即审、即审即批、即批即建、即建即验”的“四即”审批模式,优化审批流程,使得青创项目落地周期缩短了60%以上。同时,街道各村社、金融机构等纷纷提供场地免租、贴息贷款等创业扶持,为青年创业按下了快进键。
“咖啡吧从申请到开业仅用两周时间,这样的效率,让我们敢想敢干。”90后主理人范小婷经营的和合咖啡吧,开业当天便营收过万元,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还有来自椒江全95后阵容的“释语”心理团队,也在安科新村安了家,“五一”即将推出的“趣玩星球”亲子集市,已吸引众多游客线上预约。负责人刘晓蕊坦言:“在创业政策的扶持下,团队前期的运营成本节省了约30%,让我们能更好地专注于项目内容的创新,后续每周都会推出特色主题亲子研学营活动,争取将安科打造为台州知名的青少年心理疗愈基地。”
目前,始丰街道已有17个青创团队成功落户,培育出非遗传承、农创电商、亲子研学等8个新兴业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青年创业生态圈。
针对返乡青年普遍面临用地难、融资难的创业难题,始丰街道组织委员王榜直言:“街道鼓励各村集体以土地、闲置农房等资源入股,让年轻人负责出创意、搞运营,村民则通过‘租金+分成+劳务’模式实现多元增收。”
年轻思维与乡土资源的碰撞迸发出惊人能量。沿着始丰溪的安科片区承载了9个村的发展,“一溪两岸九村”联合成立旅游创业公司,催生出10个青创项目,为九村集体带来60余万元经济收入,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年轻人带来的不仅有项目,更有超前的发展理念。”安科新村党总支书记裘旦梁说,“青年出创意、乡村供资源、成果共分享的发展共同体,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在始丰街道“乡村会客厅”的数字大屏上,青创点位分布、新兴业态发展、实践培训计划等各类数据实时跳动。这个集成青创地图、培训计划、产销对接等十余项功能的“数字领航舱”,正成为乡村建设的智慧中枢,激活乡村振兴的“云动能”。
“我们构建了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服务体系。”始丰街道组织员袁东旭介绍,会客厅每月都会举办“青年共话会”,定期邀请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以及当地的行业达人、知名带货主播等开展培训,已带动200余名“新农人”向“兴农人”蜕变,“唐诗码头”直播间也在党员的牵线下,与大型商超达成稳定供货协议。
“青年是乡村振兴活跃的因子。”始丰街道党工委书记庞学新表示,“街道的‘青创合伙人’机制正让更多青年从参与者变身乡村发展的主导者,实现多方共赢,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政策迭代、生态优化,不断吸引青年‘返乡入乡’,一起描绘共同富裕新图景。”
(内容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