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孟杭芳 为水乡加分的“文化摆渡人”

2025-05-01 13:30

来源:

■ 记者 吴可蒙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五一’假期,我要接待三个团,有全国各地散客拼的团,也有上海来的亲子研学团,以两日游为主。5天时间,每天排得满满当当。”昨天,绍兴亚都国际旅游有限公司的资深导游孟杭芳还在忙着跟旅游团的领队核对房间、菜品等具体细节,以照顾游客的具体需求。

两日游的客人以亲子研学团为主,研学点位主要有鲁迅故里、黄酒博物馆、兰亭、柯岩等地。孟杭芳又把讲解词巩固了好几遍,尽可能做到让游客不虚此行。“鲁迅故里景区是人气最旺的点位,对导游的需求量也比较大。明天下午3点多下团后,我还要去鲁迅故里加班加点。”孟杭芳笑着说,多年的职业习惯,让她说起话来语调温柔,总是脸带笑意,给人如沐春风之感。

“各位团友,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可不只是交通工具,船夫划桨时手腕的弧度、木桨击水的节奏,都是水乡文化的密码……”在鲁迅故里至沈园的游船上,孟杭芳的讲解总能引发游客的兴趣。日复一日地讲解,她早已将绍兴的历史文化融入血脉,却依然保持每天学习的习惯。绍兴25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文化资源太丰富了,名人文化尤其受游客欢迎。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孟杭芳经常找绍兴的名人轶事研读。

带团讲解,孟杭芳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吸引游客。“现在的游客出来玩,主打一个松弛感。讲解就不能一板一眼地只顾自己输出,我会适当跟他们互动,像跟一群老朋友在聊天,在聊的过程中把绍兴的风土人情展示给他们。我还会分享很多名人故事,调动他们游览名人故居的积极性。”孟杭芳说,她还有特色技能,即教游客唱越剧,比如《梁祝》《红楼梦》中的一些经典片段。“朋友们,来到绍兴不光要品尝绍兴的非遗美食,还要学说两句绍兴话。‘我们’是‘啊’‘他们’是‘伢’。”她还会教游客学说绍兴方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节假日一天带团下来,孟杭芳的手机计步器通常显示突破2万步,比她平时多一倍,走得腰酸背痛。但她的工作并未结束,还要忙着整理当天的服务反馈。看到游客在评价表上写“导游知识丰富,服务周到,作为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很为绍兴加分”,她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凭借着专业的知识储备和优质服务,孟杭芳把游客的“到此一游”变成了与江南水乡的“心灵邂逅”。“我们不是复读机,而是‘文化摆渡人’。作为土生土长的绍兴人,向游客展示一个立体的江南水乡,也是这份职业赋予我们的荣誉感。”她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