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上虞区
创新涉企执法机制
助力企业减负增效
绍兴市上虞区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为切入点,创新构建“源头防控-过程联控-闭环质控”全链条执法监督体系,有效破解行政执法“多头查、重复罚”等问题,为市场主体减负增效,助力“青春之城”建设。2024年检查数量同比下降27.94%,减少涉企干扰3228户次,行政执法满意度同比上升6.5%,全区新增创客主体7814户。
01
源头防控,“标准精确+风险管控”构建预防体系
一是标准透明精确。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指导41个执法单位制定并公开裁量权基准清单,明晰裁量阶次,“一单位一清单”制定率 100%,督促5家行政执法机关动态更新,提高裁量权基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风险实时预警。依托区企服中心及“企呼我应”“益企行”“法护瞭望台”“法律+保险”等涉企服务平台,接收企业多跨诉求,预警涉企风险,运行以来已累计推送处置企业涉法涉诉诉求86条,解决时间平均缩短20%,协同处置效率提升32%。
三是指导前端防控。组建跨部门司法保障专家团队,化解法律风险问题72个、指导11家网游企业规范经营,建立拟上市重点企业“法治体检”清单提供靶向支持,累计为3家企业出具法律风险报告,源头预防企业违法风险。
02
过程联控,“分级智检+跨域协同”优化执法路径
一是分级精管简化流程。依托上虞区化工大区产业特点,承接省“危化品行政检查一件事”集成改革试点,制定标准化检查清单112条,精简事项88%以上,行政检查频次减少52%。根据风险情况对企业进行红黄蓝分级评定,适用不同检查频次,18家检查结果优质的单位被评为“样板企业”。
二是数字智管减少干扰。全域推广“亮码检查”,支持企业扫码评价,“码上监督”保障执法全程可溯,今年以来行政处罚案件共赋码1523个,赋码率100%。建立部门镇街行政检查信息互通机制,运用园区监测点、电子围栏等探索无感执法,2024年开展“综合查一次”139次,检查各类场所6231户次,检查数量同比下降27.94%,减少涉企干扰3228户次。
三是跨域协管破除壁垒。明确异地公安入企侦查、线下涉企查扣冻等措施需报备登记,避免企业被异地违规逐利执法,接收并跟进异地办案协作19起,违规执法零发生。针对上虞-余姚“交叉领域”执法难问题,成立“329 国道沿线联合行政执法工作室”,跨区域综合执法协作统一标准,目前开展线上联合会商12次,移送违法线索及案件3起。
03
闭环质控,“监督评估+信用修复”完善执法链条
一是监督多元有效。组建“行政执法监督员”队伍“伴随式”监督执法过程,核查行政执法监督线索52条,制发执法监督通知13份,组织专项监督6次,随机抽查监督行政检查任务57个、执法案卷525件,实现问题案卷销号清零。
二是评估前置提效。落实行政处罚结果前置评估措施,企业协会参与决策意见听证,目前累计开展评估5次,涉企“首违免罚”“轻微不罚”370件次,办理全市首例行政处罚经济影响评估案件,为运输公司依法减免罚款7965元。
三是信用修复高效。“三书同达”实现“处罚+修复+规范”闭环管理,今年以来,作出行政处罚的同时送达建议书及信用修复告知书887份,帮助企业修复信用、降低处罚影响,推行信用线上修复,全程网上办、进度随时查,在线办理信用修复74条。
(内容来源:浙里改)
作者: 编辑:邹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