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正当时,秧苗绿满田。近日,在滨海新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台台高速插秧机来回穿梭,编织出绵延的绿色经纬线,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年,滨海新区出台《加快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通过优化规模种粮补贴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在政策激励下,全区种粮大户纷纷抢抓农时,扩大早稻种植面积,为全年粮食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日前,记者走进孙端街道张家沥村,在资深种粮大户张仁校承包的稻田内,见到4台高速插秧机整齐排列,正紧张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排排嫩绿的秧苗被精准插入田间。转眼间,原本空旷的水田披上了一层清新绿装。
“去年我种植了约80亩早稻,今年增加到90亩。现在政策好,机插早稻有补贴,节省了不少成本。有了政策支持,我们农民种粮的劲头更足了。”张仁校笑着告诉记者,他今年种植的这批早稻预计7月20日左右便可收割,后续还将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保障早稻健康生长。
像张仁校这样享受政策补贴的农户还有很多。在沥海街道九一丘,去年由600亩虾塘改造而成的高标准农田迎来了首个春耕季。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曾经零散的虾塘如今变为良田沃土,吸引了上虞农丰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海明跨区承包。
在农田内,赵海明熟练地操作无人机,对已浸泡的早稻种子进行撒播。“以前的田块又小又散,现在这片农田连片广阔,灌溉排水系统也十分完善,无人机作业畅通无阻,播种施肥都能一键搞定,效率大大提高。”赵海明介绍,合作社今年承包500余亩高标准农田,全程采用机械化耕种,7月中下旬早稻收割完后还将进行晚稻连作,届时也能获得新区相应的补贴。
据了解,今年滨海新区计划种植约2万亩早稻,较去年增加近1000亩。面积增长的背后,新区真金白银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为提高广大种粮大户的积极性,滨海新区在《加快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中明确规定,对种植早稻的,除上级奖补外,新区给予额外每亩50元奖补;对种植连作晚稻的,给予额外每亩200元奖补;对机插水稻面积100亩及以上的生产主体,按实际机插面积,给予每亩170元奖补。同时,针对农业机械化作业、无人机植保作业等现代农业相关投入,新区也在政策上给予相应奖励。
滨海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帮助农业主体用足用好扶持政策,确保各项规模种粮补贴政策应享尽享,将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田间地头,并加强常态化农技指导,做好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持续以政策支持、科技赋能、服务保障“三措并举”,推动新区早稻种植工作稳步进行,为粮食稳产增收、农业增效、农民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张 柯 文/摄 编辑:邹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