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实践经历中,陈泽雨敏锐地捕捉到中西援助理念的差异,“中国的技术援助注重对受助方粮食产量提升等硬核指标的考核和评估,这是‘授人以渔’。”
陈泽雨的亲身实践是中国作为赋能型大国的一个缩影。中国将发展置于国际议程中心位置,契合有关国家发展需求,将提升其自主发展能力作为合作重点,推动当地民生经济改善。
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是设立在中国的联合国官方机构。这家机构成为95后秦谦进入联合国系统的第一站,他在这里主要负责亚太地区农机检测标准的制定。
“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我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里与不同农机打交道。”秦谦说,他还参与举办了一系列面向亚洲其他国家的农业类培训,切实了解到中国在全球发展议题上的重要角色与独特贡献。
凭借在联合国系统的工作经历与国际法的专业背景,秦谦自2022年开始在互联网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尝试以更加平实、有趣的方式介绍联合国以及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承担的角色、开展的工作,收获了数百万订阅者和上亿次的播放量。其中,超过一半的视频观众是15岁至24岁的年轻人。
在秦谦看来,中国青年对联合国的关注源于他们对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期待。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扎根华夏、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年必将以自信的姿态、合作的理念、切实的行动,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 编辑:邵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