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内一处处以文明为主题的宣传元素既有美感又有‘温度’,不仅提升了楼道的整体环境,而且密切了居民间的和谐关系。”近日,越城区大家满园小区楼道内展示的以邻里和睦为主题的“美好空间”,让居民们赞不绝口。这是越城区稽山街道实施文明楼道创建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楼道,是社区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居民生活的温馨港湾。今年以来,越城区四季园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焦“家门口的文明”,通过传播王阳明“厚亲邻”理念,推出“好邻里”评选、善行义举榜等举措,促进矛盾纠纷化解,用“看得见”的楼道美化,改善“看不见”的文明风气,让原本单调的楼道焕发新生,成为传递文明、凝聚邻里的温馨空间。
楼道成“美好空间”
四季园社区下辖宝业四季园、永胜新村、三和锦苑、大家满园4个小区,紧邻阳明洞天、南镇观花等人文资源,与阳明心学渊源颇深,现居住人数约6100人。
大家满园小区于2023年1月交付,目前已有100多户业主入住。过去,楼道只是居民上下楼的通道,空间单调。如今,走进该小区,原本闲置的楼道架空层已焕然一新,成为集休闲、娱乐、社交于一体的多功能“美好空间”。
在小区85幢,原本300多平方米的楼道架空层,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现象屡有发生。通过文明楼道创建,楼道被精心设计,取而代之的是书吧、健身场所、共富工坊、志愿驿站、调解室等,图文并茂、配色温馨。焕然一新的楼道,成为了居民们流连忘返的“文化客厅”,潜移默化地熏陶着这里的每一位居民。
明代大儒王阳明在《姚江王氏族箴·厚亲邻》中说到:“亲以共休戚,邻以助守望,皆人生应有之事。”如今,这句话也被写在了这个“美好空间”的墙上。
“现在楼道这么一焕新,不仅有了美感,更显得文明。”楼道的这番变化,让小区居民王阿姨感到惊喜。她说,她经常会带着孩子去书吧,一本本书籍不仅装点了楼道环境,更架起了邻里间的情感桥梁。从简单的通行空间到充满文化韵味的“楼栋客厅”,这样的转变让居民们真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除此之外,小区楼道还增设了“邻里有爱角”,居民可以把身边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的故事以及心愿写在墙上,表达心意,传递友情。“浙江有礼”“阳明文化”等相关标语在小区通道内也随处可见,彰显出社区的和谐氛围。
稽山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实施文明楼道创建的过程中,小区充分结合阳明文化,从小区通道到楼道,打造一条阳明文化味的休闲路线,营造阳明文化润乡风的浓厚氛围。通过打造特色文明楼道,传播楼道文化,促进邻里和谐。
践行文化亲邻
楼道文化的建设不仅提升了环境,更拉近了邻里关系。以往居民都是匆匆经过楼栋,互不交流,但经过文明楼道创建之后,整个楼栋都活跃起来了,如今楼道成了大家驻足聊天、分享生活的公共空间。
一位居民感慨地说道:“现在整个楼栋都热闹起来了,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在楼道文化耳濡目染下,邻里间打招呼的多了,互帮互助的多了,感情更融洽,整个楼栋有了独特的“温度”。
“从单纯的通行空间到热闹的文化阵地,社区以楼道文化建设为契机,通过文明楼道带动整个楼栋,一个楼栋带动整个社区的治理模式,让辖区楼道成为文明宣传和基层善治的前沿阵地,让小楼道夯实大文明,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四季园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丁建良表示,通过创建文明楼道,传扬优秀家风家训,涵育文明新风,引导楼道内的居民邻里互助、与人为善、谦和有礼、尊老爱幼,不仅打造整洁有序的楼道环境,更营造了小区文明风尚。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楼道治理,增强邻里感情和社区凝聚力。引导居民破陈规、除陋习,移风易俗树新风,有效提升居民文明素养。
据介绍,近年来,四季园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打造文化阵地,注重微改造,建设阳明楼道、阳明广场、知行园、传习馆,打造树兰书房“阳明角”,举办阳明读书会,组建南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开展环境整治、健康服务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弘扬阳明心学的精髓和现代价值,涵养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社区治理,让阳明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童波 编辑:王春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