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观鸟就像长了一双新眼睛,能让你发现以前看不到的东西

2025-04-24 16:28

来源:

找一处地方静静观鸟,在年轻人中逐渐流行。

白鹭

灰喉山椒鸟

大杜鹃

红嘴蓝鹊

树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绍兴,有一群观鸟爱好者,他们脖子上挂着望远镜,戴着遮阳帽,背着相机和背包,一头扎进自然中,享受那份独特的美好。这种“爱好”,在年轻人中逐渐流行。近日,记者就采访了两位“观鸟人”。

观鸟让他与故乡重新连接

早上7点不到,记者跟随观鸟爱好者任宁来到越城区十里荷塘,这个时间点,基本没什么人。静下心来,可以清晰地听到周遭此起彼伏的鸟鸣声。在随后的两个小时内,任宁带着记者一共看到了31种鸟,包括山斑鸠、小、黄腰柳莺、棕背伯劳等。

任宁出生于1987年,是地地道道的绍兴人,之前曾在国外留学、工作,在投资领域颇有建树。2022年,他在成都生活之余开始观鸟,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新鲜事物。之后,他将自己的播客聚焦到了鸟类,推出名为“恰恰小报”的鸟类主题播客。今年3月,任宁和朋友们还特地赶到宝岛台湾宜兰县海域观鸟,在此过程中发现的橙嘴鲣鸟,被确认为中国鸟类的新记录种类,这让他欣喜不已。

任宁告诉记者,刚开始观鸟的时候,会借助“图鉴”和“懂鸟”小程序,观鸟的愉悦主要在于观察的过程,另一部分的快乐在于收集,集齐鸟类物种,探索未知,有一种“破案”的乐趣。

“我观鸟已有近3年时间,个人比较欣赏乌鸫,经常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它们不怕人、还会效鸣。关于乌鸫效鸣,目前还没有定论,有一种说法是乌鸫觉得模仿很有意思,想要证明自己也可以做到,这就是它们的天性。”任宁说,他很喜欢朋友打的一个比方,观鸟就好像身上长了一双新的眼睛,能够看到很多以前看不到的东西。

“我去年底回到绍兴,这次可能是我18岁之后,第一次长时间待在绍兴,对我来说,就是一种重新连接。我觉得,是绍兴的自然和鸟类把我们连接在了一起,它们能与我回忆里的某个东西印证上。以后,我可能会做更多与自然写作相关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与大自然相处的点滴。”任宁说。

观鸟让她感知四季变迁

95后柯桥人肉肉,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去年年初,肉肉在北大校园内经常遇到一只啄木鸟,查询到它的学名叫大斑啄木鸟。后来,肉肉能识别出它的鸣叫声,慢慢也就喜欢上了观鸟。

“在观鸟之前,我几乎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日常生活就围绕着学习和科研,生活比较枯燥。观鸟真正让我走了出去,如果不是因为观鸟,很多地方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涉足,观鸟给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而且,观鸟几乎可以是一个没有成本的爱好,不想借助工具的话,只需要用眼睛看、耳朵听。只要在户外,随时随地都可以观鸟。开始观鸟之后,我能明显感受到四季变迁,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也更为敏锐,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鸟儿出现,我也因此在生活中多了许多期待。”肉肉告诉记者,4月初,她专门去西藏墨脱县参加了一场观鸟比赛,11个队伍,每队4个人。在西藏期间,她看到了215种鸟类,“加新”了160种。

去年春节,肉肉回家待了一个月。每天中午,她就会带上望远镜,在小区周边或者附近的运河边转转,有时候也能看到十几种鸟类。此外,她还赶到镜湖湿地公园、犭茶湖、十里荷塘、上虞滨江湿地公园等地观鸟。肉肉告诉记者,在没有观鸟之前,自己根本没有注意到周边会有那么多鸟类。“今年,我在小区里发现了一大群黑尾蜡嘴雀,我第一次在北京‘加新’它,就有一种老友重逢的惊喜感。”她说。

“我很喜欢看猛禽,去年秋天,我在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观看猛禽迁徙,看到一大群凤头蜂鹰从我眼前飞过,像河流一样往前,我的脑海中顿时响起毕赣导演《路边野餐》中的台词,‘为了寻找你,我搬进鸟的眼睛,经常盯着路过的风’,心底翻涌起一阵感动。”肉肉说。

肉肉介绍,“打鸟”是摄影圈的行话或戏称,主要指使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鸟类,源自于英文单词“shoot”。对鸟类来说,“打”或“shoot”本身有伤害的意思,所以用“观鸟”和“拍鸟”可能更好。

“‘打鸟’这个词会给人有所误解,它更多会偏向于摄影这个方向,以‘出片’为目的。有些人会想办法用面包、虫诱拍鸟类,甚至故意踹树来捕捉鸟类振翅的画面。文明观鸟应该是以鸟类为主体,尊重鸟类的习性。在我们观鸟圈里,有几个约定俗成的规定。比如不传达巢讯、不晒巢片,防止大量巢片爱好者围绕鸟巢,影响大鸟和幼雏的生活。比如猫头鹰这种敏感鸟讯,我们不会在公共场合发布,也是为了保护它们。”肉肉说。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盛琳婕 编辑:邵正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