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顾少英,多年来扎根绍兴市新昌县镜岭澄潭农村一带,开展艺术传播与教学。自2024年入选绍兴市第四批驻村艺术家以来,更是秉持“艺术当为时代发声,为乡村赋能”的理念,以新昌县镜岭镇溪西村为核心,辐射周边村落,致力于将书法、太极等传统文化融入乡村美育体系,以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扎根乡土,践行艺术教育初心
我以溪西村为中心,以养老院,残疾人之家,社团,农村学堂及田间课堂等搭建起覆盖周边多个村落的“艺术教育网络”。每周固定开设书法、太极拳两节课程,累计授课超600余课时。通过不懈努力,艺术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目前,除了原来的学员外还来了小学生,初中生和在校教师。学员年龄从7岁到68岁,课堂上出现了母女同窗、夫妻共学的美好场景,充分体现了“艺术教育无边界”,也为乡村家庭的书香传承增添了生动案例“一个不断学习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一个家庭最好的老师,一个热爱艺术的家庭才是最富有的书香门第。”在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里,学员们不仅能够学到技能,更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创新路径,破解乡村美育难题
面对零基础的村民,刚开始的教学很难,她们都没有拿过毛笔,学书法又枯燥。但我深知,作为兰亭书会墨兰书画院的会员和溪西驻村艺术家,不仅应执着于个人艺术的追求与提升,更应该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经过不断摸索,我探索了技术赋能+精神唤醒的“双轨融合”教学模式。
首先采用“手把手实操+图文教学”方式,从执笔姿势到太极招式,以可视化教学降低学习门槛,帮助村民快速掌握基础技能,增加村民的成就感,使之有了继续学习的动力。
其次传播“快乐学习”哲学,从观念上引导,告诉村民学员,“学习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我们在开心愉悦中不知不觉把自己提升到了一个高度。不但身体健康,心态年轻,而且还增长了知识,学得一身本领,何乐而不为”。用“量变会达到质变,等到哪一天突然化茧成蝶,会惊艳到自己” 、“书法之美胜过化妆品”、“真正能使内心强大的是精神上的富有,因而,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组装自己,大家好好练功,努力爱自己”、“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在某天会看到了坚持的意义”等话语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学员实现从拿不稳毛笔到提笔即展颜,从“旁观者”到“文化主角”的转变,艺术修炼成为生命成长的助力,彰显了艺术唤醒乡村自信的强大力量。
品牌塑造,收获艺术乡建丰硕成果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这里不缺人才,缺的是资源。一旦有了资源,就如鱼得水,短短时间内,我的书法教学就有了显著成效。依托我所在的兰亭书会墨兰书画院,溪西村成为了兰亭书会“越兰华堂”艺术传承基地,先后邀请30余位书画名家来村送教。所有这些对我们溪西艺术传承基地的学员是极大的鼓舞。随之而来的成果不断涌现:2024年“溪西村晚”,我们书法班学员上台参加现场书法和太极表演;2024年10月,溪西书法班学员作品参加了“中国梦,运河情”兰亭书会越兰华堂成果汇报展;2024年11月,成功承办兰亭书会墨兰书画院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2024年12月,越兰华堂溪西书法传承工作坊成功入选2024绍兴市艺术乡建“三个一百”工程……渐渐地,学习班的村民,已从单纯的学习者转变为文化的传播者。
我的工作,实质上是在搭建一座桥梁,连接着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让外界看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无限潜力,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力量。
在兰亭书会墨兰书画院名师团的带领下,在我们书法班和太极班学员的影响下,溪西正昂首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而书法艺术为这条路点起了莹莹之光。
作者: 编辑:张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