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驻村艺术家:马健虎

2025-04-22 09:37

来源:

以光影为笔 绘就新时代的美好与幸福

马健虎同志作为诸暨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始终坚持“文艺服务人民”的协会管理理念,在2019年牵头成立摄影家协会“情暖乡村·摄影惠民”文艺志愿队,带领百余名志愿者翻山越岭,一位曾经把镜头对准诗与远方,走遍中国大好河山的摄影家,如今一有空就出现在诸暨的田间地头,五年间他带领摄影志愿者为23个乡镇100余个行政村的1.5万名老人免费拍摄形象照、金婚照等“幸福瞬间”。此外,他将志愿服务与时代命题结合,建党百年时组织志愿者开展红色惠民拍摄活动,为近千名农村复员军人、老党员拍摄个人形象照、金婚照。他主动联合其他部门共同深化文艺志愿服务内涵,与民政局共同启动“走进农村养老院”惠民拍摄活动;配合市委宣传部以农村爱心食堂为平台,组织志愿者为爱心食堂就餐的老人免费拍摄形象照、金婚照、全家福。

每个周末,马健虎和志愿者们到诸暨不同的村子进行志愿拍摄,有时是一上午,有时是一整天。马健虎回忆,他拍过的最年长的老人是一位103岁的奶奶。拍完照后,奶奶拉住志愿者的手,对他们一再表示感谢。马健虎说,每当此时,就觉得自己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在为老人拍照过程中,由于老人普遍缺少拍照经验,坐在镜头前,表情肢体都会显得僵硬。“为了拍出自然的照片,我们安排一个志愿者,和他们聊家常,让他们放松下来。”马健虎说,志愿者分工明确、合作有序——除了聊天,还有志愿者负责打灯,整理老人的头发与衣服,帮助老人调整姿势。摄影师时刻关注老人的神态,适时按下快门。最后,照片用实木镜框装裱,送到老人手中。

在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背景下,马健虎同志在2021年启动“我为幸福留光影”子项目,展示人民群众在共富路上的感人瞬间和幸福生活,2021年成立“红色引领,共富路上看诸暨”摄影工作坊,组织协会会员历时一年,形成27个专题的系列视觉样本。他创作完成“生态赋新之城市之肺”“高湖湿地长卷”“乡村书记带货直播”三个专题拍摄。2023年,开设“视觉对话,枫桥经验”摄影工作坊,组织协会志愿者,创作24个系列的影像文本,他创作完成“新时代‘枫桥经验’善治长卷《真情抒怀枫桥故事》”50米长卷作品等专题创作。2024年开设“爱心久久,幸福九九”摄影工作坊,组织协会志愿者深入到全市“爱心食堂”,历时5个多月,开辟27个专题,用镜头多角度,多方位解读诸暨“爱心食堂”成功经验。他本人完成“风景诸暨独好”长卷、“在浙里看见诸有颐养”“携手铸就爱立方”等专题拍摄。通过三年三届摄影工作坊,他带领志愿者形成《红色引领,共富路上看诸暨》《善治之道——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诸暨‘枫’景》《舌尖到心上——诸暨爱心食堂探索之路》三部摄影集,并在城市广场举办三场大型户外摄影展,将县域共富实践、民众的幸福生活转化为可阅读、可传播、可传承的视觉文本。

(左三)

多年来,在协会开展的几百场志愿活动中,马健虎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带头开展志愿服务,经过几年的努力,把协会志愿项目打造成老百姓口中的“金牌”项目。2021年“我为幸福留光影”项目入选诸暨市委宣传部“暖心八件事”。2022年诸暨市摄影家协会“我为幸福留光影”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市级“五项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在人民群众中取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已成为我市志愿服务的一张“金名片”。马健虎同志被评为2021年度诸暨市“最美志愿者”,2024年度诸暨市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个人。

从山间村落到城市广场,从镜头后的“幸福笑脸”记录者到“共同富裕”的参与者,马健虎同志始终践行“文艺服务人民”的初心。他以光影为纽带,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定格时代温度,用万余张照片铺就了一条“服务浸润乡土、影像助力共富”的诸暨路径,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作者: 编辑:张艺涵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