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百年老台门,兰香馥郁沁心脾

2025-04-22 08:39

来源:

百年传统老台门,兰香馥郁沁心脾。近日,绍兴越城区下大路159号陈家台门内举办了“寻迹东方·邂逅兰韵”主题兰花展,齐聚了蕙兰、建兰和春兰等传统名品,让古朴典雅的老台门散发出浓郁的芬芳。据了解,这是陈家台门空关两年后重新亮相,今后台门文化将和兰文化高度融合,相得益彰,有望成为浙东古运河边的旅游打卡点。

空关两年后再亮相

市民游客闻兰而来

“关了近两年,如今重新开放,且举办兰花展,既能看到老台门的原貌,又能闻到兰花的清香,以后可以多进来看看。”昨天,下大路社区70多岁的居民施子亮,走进陈家台门参观,时不时把鼻子凑近花瓣,闭上双眼,尽情享受兰香。

陈家台门内兰花飘香。

对陈家台门的过往,施子亮并不陌生:这座台门由创办酱园老字号“谦豫”的陈氏家族建造,是清末民居,面积有1200余平方米。打记事起,台门内就住着许多街坊,20年前,下大路周边建筑相继被征收拆除,陈家台门留了下来,但里面的居民均搬离。之后,陈家台门又出租给人开饭店、茶馆等。“那时我们不是消费者,也不好意思进去。”他说。

两年前,随着租赁期满,饭店搬走后,陈家台门大门落锁,门口杂草丛生。如今,台门重新开放,门口的杂草被清理,还挂上了木制楹联,建造了马头墙、硬山屋顶。走进台门内,记者发现台门共三进,第一进门屋九间,第二进大厅面阔七间,第三进楼屋,呈中西合璧风貌。整体格局完整,雕梁画栋,古朴典雅。

置身台门,阵阵兰花清香扑鼻而来,在大厅、阁楼、天井等处,均摆放了一盆盆兰花,许多已经绽放出美丽身姿,或浅黄绿色或嫩绿色。兰花爱好者诸培棠拿着水壶,在给兰花浇水。“这些都是我精心培育的兰花,有蕙兰、建兰和春兰等系列,100多个品种。这盆是‘大一品’,名字听起来自带仙气,它是蕙兰中的佼佼者,花瓣形态硕大,香气浓郁。这盆是‘小雪素’,因叶细、花白如雪而得‘雪素’之名。”诸培堂认真地向参观者介绍着。

台门东侧别致景观小品。

有着多年养兰经验的诸培堂,如今把大部分兰花搬到了陈家台门,以后将长期在这里培育。虽然台门环境幽静,但光线偏暗,对养兰有着不小的考验。不过,最近附近居民和游客纷纷闻兰而来,绍兴市重庆商会等单位还组团而来,让他对台门养兰充满期待。“我们会定期更换兰花品种,同时开展兰花科普活动,让市民和游客真正能够赏兰、识兰。”他说。

负责现场管理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入驻陈家台门后,按照要求,没有对内部结构进行任何改动,只对外部和内部的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同时,对台门东侧的空地进行了景观布置,增加了景观池、假山等小品,可延伸市民和游客参观时长。

做好“兰花+”文章

台门活化出新档次

据了解,陈家台门的使用权归属绍兴市城投集团。去年9月,该台门的五年租赁权招租成功,承租人是“鲁班装饰”。“陈家台门布局完整,装修精致美观,是绍兴传统台门的典范,也是传统建筑工匠的代表,这跟我们公司倡导的工匠精神高度契合。该台门面朝浙东古运河,且串联起阳明故里景区和迎恩门风情水街,位置绝佳,把兰花引入台门,让台门文化和兰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能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来,让老台门重焕新生,从而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鲁班装饰”创始人李浩冉说。

其实,除了大量兰花搬进陈家台门,目前该台门还挂上了“绍兴艺兰体验基地”的牌匾。据了解,早在2012年,绍兴艺兰被列入浙江省级非遗保护名录,越城区兰花协会是该项目的保护责任单位。为了使非遗与文旅相结合,去年省文旅厅批准了全省53个项目的非遗体验点,绍兴艺兰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越城区兰花协会推出了三个体验点(即“绍兴艺兰体验基地”),除了陈家台门,还有坡塘村树兰书房和蕺山街112号。“通过基地体验、展览推广,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正在走近兰花,读懂兰文化。”浙江省级“绍兴艺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越城区兰花协会副会长马性远说。此外,台门还将做好“兰花+”文章,同步举行绘画、摄影、国学展等系列展出,不同活动贯穿全年,让游客愿意走进台门,同时发扬传统文化精髓,守护文化根脉。

我市文史爱好者马云庆说,2004年前后,下大路周边建筑大部分被拆迁,但陈家台门作为文保点得以保存下来。在绍兴台门活化利用中,以民宿、饭店等形式为主,这些形式对台门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台门内固有结构易被遮挡。如今老台门与兰花结合在一起,台门内部结构未调整,市民和游客参观时既可欣赏到固有风貌,又可以闻到兰香,赏心悦目,是活化利用呈现的新形式新创意,能更好地为越城文商旅发展添彩。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首席记者 王晓宏 文/摄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