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老龄社会呼唤更多“小燕子”

2025-04-22 08:36

来源:

一只“小燕子”一次次地“飞”进养老院。10多年来,坚持用自己做的美食向老人们传递爱心,这只“小燕子”就是家住皋埠的秦世燕。

读了有关她的暖心报道,心里油然升起一股崇敬之情,同时想到在今天这样的老龄社会,有多少独居、孤寡老人需要这样热心的“小燕子”。希望这样的“小燕子”更多地“飞”进那些老人的家,把社会的温暖送到他们的身边。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越城区更是明显。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高达25.66%,其中高龄独居老人占老年人口的35%。这两个数字是十分惊人的,尤其是后面那个。高龄独居是什么概念?这就是说,这些老人在生活上面临许多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他们渴望社会关怀和众人相帮,助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在上述报道中,笔者注意到一个细节:2013年,秦世燕出门碰到住在楼下的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张婆婆,她腰疼想贴一张膏药,自己没法做到,请求秦世燕帮忙。“小燕子”完成了这个举手之劳后思忖:像张婆婆这样的独居老人还有不少,我能给他们做点什么?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她决心尽自己之力关爱他们,帮忙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于是她开始“飞”进养老院,“飞”进需要帮助的老人之家,这一“飞”就“飞”了十多年,用美食和爱心温暖了许多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绵延传承了几千年,这种传统美德在今天的老龄社会更应该发扬光大。人都是要老的。这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改变。老了就意味着各种能力,包括认知能力、生存能力等,均在渐渐退化。因为特殊的社会原因,目前的高龄老人有不少人是独居的,他们有的子女不在身边,有的虽然在身边却因种种情况无法一起生活,也有的没有子女或者子女已经不在了。这些老人面临的生活困难和压力是很大的。他们或许不缺钱,缺的是无人陪伴,无人相助,无人理解他们的难处。

社会当然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揽助老的义务,但社会是由各个群体组成的一个集体。身处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责任和义务助老,尤其是相对年轻的人。今天的助老意味着,明天当你老了也有人来助你。大家要在观念上认识到,助老不仅仅是你的奉献和付出,也是你在将来的受助和收获。要将这种观念传承下去,树立助老关系到每一个人、助老就是助自己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发扬尊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和谐可亲的友好型社会。

如果像秦世燕这样关爱老人的“小燕子”越来越多,那么,应对老龄社会的各类难题就可能迎刃而解,社会就会越来越和谐、美满。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李敬佑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