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缤纷的摆盘、创意十足的造型、适合拍照打卡的精致餐点……在社交媒体时代,吃饭不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最近,一种被称为“漂亮饭”的餐饮风潮在年轻人中迅速走红,让吃饭变成了一种“社交货币”。不少年轻人笑称:“以前是‘吃饭了吗’,现在是‘拍了吗’。”
餐厅座无虚席
高颜值美食成社交“硬通货”
“漂亮饭”指摆盘精致、色彩丰富易于“出片”的饭。食客吃“漂亮饭”,不仅是为了吃饭,更是为了能拍出美照。从餐厅的精致摆盘到街头的创意小吃,这种美食潮流正在上虞蔓延。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小吃摊,还是高档餐厅,食客们一边细细品味美食,一边拍照分享,美食与生活的美好在此交织,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不少商家为满足这种“情绪价值”,通过装修、灯光、摆盘等方式为食客营造更好的拍照条件。近两年,柏观、MOLO码头、半山集盒、青之、无界等主打“漂亮饭”的餐厅在上虞遍地开花,将就餐升级为一场沉浸式美学体验。
近日中午,位于城北云泰PARK的柏观西餐厅里坐满了年轻人。大家妆容精致打扮得体,只为了吃上一顿“漂亮饭”。餐厅一位服务员告诉记者,来这里吃饭的食客90%以上都会拍照打卡,“有的客人有合照需求,我们也会热心提供服务。”
记者看到,除菜品外,餐厅所用的餐具也考虑到了食客的拍照需求,餐盘较大、造型各异,配上色彩鲜艳的餐食形成强烈的视觉享受。每张餐桌正上方都悬着一盏灯,暖黄色的灯光成了天然滤镜,让食客随手一拍就能“出片”。
走进位于里直街的青之蔬食餐厅,仿佛踏入了一幅古典与自然相融的画卷。这家融合传统园林元素的中式餐厅,将园林造景与素食菜品创新嫁接,臭豆腐酥脆外皮下锁住的汁水与餐厅外的溪水声、民间小调交织,形成视觉、听觉、味觉的多维“叙事”。
“做‘漂亮饭’才是最卷的!”上虞一家网红餐厅经理告诉记者,为了把“漂亮饭”做好,费了好多功夫。首先就是把控口味。每桌顾客买单前,她和服务员都会去问他们对菜品的意见,并在收盘子时观察哪些菜剩得多。餐厅每个季度的菜式都会“换一次血”,与菜品搭配的餐具也会更换,只为让食客拍照时能有新鲜感。
除了餐厅氛围营造、餐具配备提升,这股“漂亮饭”风潮还催生了一批“视觉系美食”:云朵舒芙蕾、星空饮料、3D拉花咖啡……甚至有些餐厅专门聘请食物造型师,确保每一道菜都像艺术品。杭州某网红甜品店负责人透露:“我们的招牌‘彩虹千层蛋糕’,80%的顾客只吃一口,但100%会拍照发朋友圈。”
吃饭只为“出片”
背后是社交媒体的“食欲经济”
为什么年轻人如此痴迷“漂亮饭”?有市场调研显示,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更愿意为“体验感”和“社交价值”买单。
2004年出生的贝贝就是其中之一。翻看贝贝的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记者发现她上传的内容中,几乎每10条就有2条以上是餐厅或甜品店的笔记推送。不少笔记以约会、生日、出片等关键词与“漂亮饭”搭配组合,近日还新增了许多春天相关内容。
这些笔记的配图往往是摆盘精致、布满整桌的食物,或是餐厅环境加食物组合的拼接图片,看起来颇为诱人。以贝贝收藏的杭州一家意式餐厅为例,笔记封面由4张照片拼合而成:披萨特写,披萨、蛋糕与饮品的组合。贝贝说,自己刷到心仪的餐厅不仅会收藏,还会转发分享给她的朋友。“我们出去玩,就会在这些分享里挑选餐厅打卡。”贝贝说,自己每一到两周就会和朋友去餐厅打卡一次。
除了“享受生活”,“漂亮饭”的兴起与短视频、小红书等平台密不可分。有调查数据显示,带#高颜值美食#话题的内容平均互动量比普通美食高出3倍。在采访中,不少年轻人坦言:“吃饭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社交货币。”小红书关于“漂亮饭”的浏览量已经超过2亿。
在“上班族”小李看来,吃“漂亮饭”社交目的要大于吃饭本身。上周末,小李约上朋友一口气去杭州吃了5家“漂亮饭”——午饭、下午茶、甜品、晚饭、深夜餐吧。一整天,她的手机里拍了近百张照片。“我不在乎食物好不好吃,只想借助餐厅的氛围拍照,再把好看的照片分享到社交媒体上。”小李告诉记者,为了拍“漂亮饭”,每次吃饭前,自己和朋友都会精心搭配服装和妆容。“‘漂亮饭’更像是我拍照用的道具,只要拍照好看,我愿意买单。”
一餐人均消费300元+
是创新还是变相“割韭菜”?
尽管如今“漂亮饭”正在逐渐俘获年轻人的社交朋友圈,但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在小红书平台,记者发现在众多网红餐厅的“种草”帖中,也有不少“避雷”帖,首要原因便是“性价比不高” “口味差强人意”。“我跟着小红书的推荐在上虞、杭州、宁波多地打卡了20多家店,大概一半的口味都不太行。”“00后”大学生小艺告诉记者,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杭州一家号称韩料创意菜“天花板”的网红餐厅。“那天我和朋友光排队就排了两个多小时,几乎把店里招牌推荐的菜都点了,结果当天最好吃的居然是送的泡菜。”小艺回忆,当天她和朋友点了6道菜,共计花费986元。“我们3个人,人均消费要300多元,太贵了。”
和小艺有着类似遭遇的还有“95后”市民小颜。“之前,我就‘跟风’去打卡了一家网红面馆。店里的菜品卖相真的很不错,照片都很好看,就是价格不太行。”小颜说,自己点了一碗“彩虹拌面”,“味道和普通泡面差不多,结果要50元一碗,太贵了。”
为此,在小红书平台,已经有博主总结出了探店套路来规避。如用户“许愿月猫”发布笔记《选择餐厅的时候需要避开的关键词》,将“首店快冲”“你不宣传这个你糊涂啊”“终于有了”“下了高铁直奔”“就为了这一口”“已经next level了”等常见探店表述列入“雷区”。笔记收获了1.6万点赞量,超过2000条评论,有用户表示,“看到这些字已经觉得难吃了”“在广告的夹缝里找有用的信息”。
(越牛新闻综合上虞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