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引路 育人于无形
“你们知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描绘的是怎样一番场景吗?”自白鹿在浣纱小学安家落户,课堂提问也悄然添了几分诗意。浣纱小学身处诸暨老城区,因校舍建设年代较早,实践场地颇为局促。为给孩子们拓展更为广阔的成长天地,去年3月,校长何晓峰别出心裁,引入一头白鹿“呦呦”与两只公羊兔,分别安置在高年段与低年段校区。
“呦呦刚来的时候,十分怕生,不愿靠近人,可孩子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课程负责人杨金枝回忆说。课余时间,学生们常常围在围栏边,满心好奇地观察、投喂白鹿,一连串问题也随之而来:白鹿为何通体雪白?日常吃些什么?能适应校园环境吗?孩子们旺盛的好奇心,也为老师们点亮了新思路:能否将这头白鹿巧妙融入课程体系呢?
念头一经萌生,浣纱小学迅速行动,组建起“呦呦鹿鸣”课程开发团队。语文、科学、美术、劳动、信息技术等多学科教师齐聚一堂,携手打造出一套全面且新颖的跨学科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不仅承担着知识传授的重任,更将情感体验与生命教育巧妙融入其中,全力探寻“教室之外”那些被忽视的育人契机。
随着课程开发稳步推进,“呦呦”也逐渐适应并融入了校园生活。“我放学跟它说‘拜拜’,它会用蹄子刨地回应我呢!”五年级的赵晨欣同学笑着说。哪怕是放学后或是寒暑假,不少学生仍会自发前往鹿园看望“呦呦”,有时还会轻声向它倾诉心事。在日复一日的陪伴里,“呦呦”已然成为孩子们亲密无间的伙伴,也为教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温暖活力。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张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