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艺术驻村 | 吾土吾乡,镜见变迁!这个摄影项目在绍兴“建筑第一村”启动

2025-01-17 16:22

来源:

近日,由绍兴市文联指导、支持,滨海新区党群工作部、沥海街道联合主办的“吾土吾乡·镜见变迁”摄影文化项目启动仪式在沥海街道华东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省摄影艺术学会、越城区摄影家协会、高校摄影爱好者及周边村民等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光影盛宴的开启。

▲华东村村民欣赏摄影作品

“吾土吾乡·镜见变迁”摄影文化项目作为绍兴市文联驻村艺术家项目,由三条主线构成:一是寻根,深入挖掘华东村的历史记忆,拍摄、记录“一把泥刀闯天下”的故事,守护文化的根脉;二是见证,记录新区建设、产业升级、生态治理的进程,用镜头记录美丽庭院、和美乡村,展现乡村发展的活力;三是共生,通过摄影为村民实现梦想,记录点滴幸福;邀请村民参与创作,用他们的视角讲述自己的故事,让摄影成为联结情感、凝聚共识的桥梁。此外,项目还将与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绍兴校区合作,开设“青年影像工作室”,培养本土摄影人才,让更多年轻人用镜头为家乡代言。

启动仪式上,还展出了越城区摄影家协会30余幅会员摄影作品,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自然风光与人文风貌的交融,展现了四季更迭的如诗画卷,深刻勾勒出乡土文化的丰富内涵。滨海新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用影像记录乡村变迁,是对‘千万工程’文化内涵的生动诠释。我们期待这一项目能够成为讲好沥海故事、传播滨海新区声音的重要窗口。”

▲滨海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何丽文致辞

▲绍兴市文联驻村艺术家、项目总策划吴越发言

吴越在发言中描绘了“镜见变迁”的创作蓝图:“通过镜头,我们不仅要留存乡土的温度,更要凝固时代的痕迹,让下一代透过一张张照片,看见祖辈的耕耘、家乡的脉络,以及乡村振兴路上的每一个坚实脚印。”

沥海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为项目总策划、驻村艺术家吴越及摄影顾问刘智宁、李朝晖、韩华伟颁发聘书,标志着项目“专业智库”团队正式组建。

启动仪式结束后,省摄影艺术学会副主席刘智宁开启“光影课堂”首讲。他以《爱生活,爱手机摄影》为主题,向村民和高校学生传授了“零门槛”手机摄影技巧。刘智宁说:“摄影不应追求完美的参数,而应捕捉真实的情感。”这一理念引发了现场学员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拿起手机,尝试用镜头记录下身边的点滴。

沥海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旨在以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为滨海新区打造大湾区强劲活跃增长极、产城人文融合示范区贡献沥海力量。该项目将采用校地合作机制,常态化举办影展、讲座等活动,并通过“摄影名家邀约”“乡村影像档案库建设”“摄影赋能村民创业”等行动,记录下这片土地上建筑能人创业的激情、数字化治理的探索以及生态田园的风光。

村情介绍

有“一把泥刀闯天下”、“小泥刀砌出大世界”之称的华东村,位于绍兴市滨海新区沥海街道东部,紧靠嘉绍大桥高速公路滨海新城南出口,南通风景秀丽的曹娥江,北连滨海新城东部通道百红公路和沥海工业区,周蒋公路从村中穿过,南侧规划世纪大道,水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全村地域面积2.8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将近3000人,常住外来人口367人,曾获浙江省文明村、省卫生村、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华东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建筑之村”,拥有深厚的建筑文化底蕴和卓越的建筑业发展成就,由华东村人创办或领衔的建筑及产业链规模企业近20家,如浙江舜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海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仲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申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润吉置业有限公司等。这些建筑能人不仅带领华东村民脱贫致富,更谱写了沥海街道乃至绍兴建筑业史上的新篇章。

(内容来源:文艺绍兴)

作者: 编辑:邵正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