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越城区法院联合越城区司法局、滨海新区管委会社工局及党群部,召开越城区、滨海新区村社书记解纷团分享交流会,共同研商解纷实践中的问题与堵点,进一步凝聚村社书记合力。记者从会上获悉,“越城区村社书记解纷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自成立后持续发光发热、星火燎原,目前,该项机制做法已在全市推广,实现“盆景”变“枫景”。
鉴湖街道坡塘村党委书记罗国海一天内化解8件矛盾纠纷;皋埠街道坝头山村党支部书记徐祖良让案情复杂的借贷纠纷当事人握手言和;孙端街道村头村党总支书记顾水根成功化解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府山街道西小路社区党委书记周丽丽调解老旧小区改造中的采光权纠纷……当天的分享交流会上,来自越城区和滨海新区的各村社书记们畅所欲言,交流自解纷团成立以来的收获和碰到的困惑。
记者注意到,解纷团成立4个月以来,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上,给出了满满的“书记”力量。承包的鱼塘内价值10多万元的鱼全部死光,双方协商赔付金额相差悬殊,书记介入后矛盾化小;书记联动,一起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经过多次沟通协商赔偿金额,最终达成和解,被告同意一次性赔付80万元;母亲已故,股权遗产有8个子女继承,一上午调解成功;离婚纠纷,经书记调解,两小孩抚养权归被告,原告一次性补贴给被告10万元……“调的是纠纷,解的是心结。”“以前在社区工作,感觉解决问题比解释更有力量,现在成了书记解纷团的一员,让我意识到,解释才是解决的基础。”座谈会上,书记们纷纷介绍自己的调解“秘方”。
当然,也有书记在解纷中碰到一些棘手问题,此次是奔着取经而来。比如,82岁村民骑着三轮车田间劳作,不小心摔倒在田间水泥马路上,责任怎么认定?老旧小区改造危房解困,审批层高与原实际层高是否一致,情况复杂,这对矛盾怎么调和?老小区电梯加装,其他住户都同意,审批手续也有了,但一楼住户不同意,如何妥善处理……
据了解,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发挥村社共享法庭在基层治理方面的支点作用,构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机制,去年12月,越城法院联合越城区委社工部、越城区司法局成立越城区村社书记解纷团。随后,越城法院联合滨海新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社会工作局成立滨海新区村社书记解纷团。目前,书记们已累计调解案件446件,调解成功253件。此外,他们还累计协助执行57件,成功出清23件,协助执行到位金额41.15万元。
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村社书记的力量也正在逐渐变大。前几天,全市共享法庭建设工作推进会暨村社书记解纷团成立会上,绍兴市百人村社书记解纷团成立,解纷队伍进一步壮大。“成果再丰硕些,合力更强大些,品牌再响亮些。”座谈会上,越城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联合各部门不断优化充实解纷团力量,加强规范做实保障,扩大解纷团品牌效应,努力打造具有越城辨识度的基层治理样板。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汤桂平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