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嵊州剡湖街道东浦社区,每天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窗棂,照进94岁刘文华奶奶的客厅。这时,老人总会戴上老花镜,小心翼翼地展开当天的《绍兴晚报》,用布满岁月痕迹的双手,逐字逐句地阅读,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
这份简单的日常,已成为社区里一道温馨的风景。
刘奶奶的读报之旅,源于一次美丽的邂逅。去年,楼上租户不慎遗落的几期晚报,意外地为她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尽管只有小学学历,但她对知识的渴望从未停歇。从国际风云到民生热点,每一篇文章都是她与世界对话的桥梁,让她在思考中感受到思维的跃动,心灵的滋养。
对刘奶奶来说,读报不仅是获取信息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每天早餐后,她都会郑重其事地抚平报纸的折痕,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这份坚持,让她的晚年生活充满了期待与色彩。
投递员胡向东成了刘奶奶生活中的“准时闹钟”。每当听到那熟悉的电动车声,老人就会倚门而望,眼中闪烁着孩童般的期待。这份超越工作的默契,让报纸的传递充满了温度。“胡师傅,明天报纸可千万要准时啊!”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老人对精神食粮的珍视。
得知自己“误读”了楼上租户的报纸后,刘奶奶执意要补上订报费,让儿子为自己订一份专属的晚报。这份执拗,是对知识尊严的守护,也是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无论年龄几何,对知识的热爱永不褪色。(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张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