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民国初安昌出过三位“省长” 倪守箴

2025-04-13 19:20

来源:

钟灵毓秀的安昌,自古诞育出众多仁人志士。据《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等史籍记载,民国初年安昌竟有三位志士荣膺“省长”头衔,呈现出古镇人文底蕴之深厚。

戚扬(1857—1945),字升准,家住安昌白洋西塘下自然村。清光绪十五年(1889)己丑科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刑部主事,福建安溪、闽侯县知县。后任江西临川县知县和直隶州知州。光绪三十年,升任江苏省松江府知府。民国二年(1913)四月,任海军塘工总局局长;九月,任江西省内务司司长。翌年任江西省民政长,巡按使。五年七月,升任江西省省长,在任时,积极寻求富国强民之道,鼓励实业家创办农场和新兴实业,直至十年二月。主赣达八年之久,颇有威望,但其为人低调。解职后,返乡定居绍兴,不问世事。二十六年十月,年近八旬的戚扬拄着拐杖走进“绍兴抗敌自卫委员会”驻地,将个人毕生积蓄10万元,购买了救国公债,引起轰动,《东南日报》曾作详尽报道。戚扬晚景十分凄楚,曾持家中书画等物到街上换些六谷粉以度日。三十四年秋,负病去世,享年八十又九。

沈铭昌(1871—1928),初名永昌,后改铭昌,字冕土,安昌西扆园里沈自然村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举人。初任四川宜州知州,后任天津海关道长芦盐运使。民国元年(1912),任直隶都督府文案,河南都督府秘书长,豫东观察使。三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次长。五年,任山西省省长,后丁母忧。服厥,复起财政部次长。八年二月任山东省省长。然而,山东多盗,焚杀劫掠,为患闾里。铭昌慎选令长,公廉其情,立置之法。但虽有图议,难于施行。在任一年,效绩丕著,解职避居上海。后患肠癌,于十七年一月卒,春秋六十。

杨福璋(1855—1924)字霞生,家住安昌老街东市。清光绪八年(1882)壬午科举人,曾在四川历任保准知县加直隶州衔,文案刑幕。民国元年,出任民政司长兼警务。四年夏,任滇中巡警道尹、腾越关监督。五年冬,任滇军署参议兼秘书长,八年调任政务厅长,次年代省长,兼任盐运使等职。十年,因盐荒起风潮,福璋以资整理,供应滇盐、平稳盐价,滇人感德,在“盐龙祠”内设长生禄位。十一年东归,因安昌东市杨氏“永思堂”房屋,被太平运动所毁,已无寸椽,寓居苏州两载而逝,享年六十九岁。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