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集市,服务一应俱全,我还领了红枣枸杞茶,心里暖暖的!”近日,新昌县羽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人头攒动,集现场义诊、义剪、手工DIY、反家暴宣传等服务于一体的“林礼集市”活动,让居民李大姐连连称赞。
这场融合志愿服务与妇女关怀的主题集市,是新昌县解码文明实践“四季算法”的缩影,更是文明实践与群众生活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以自然时序为轴,新昌县紧扣群众需求,把文明实践融入四季更迭,将传统节日、节气与群众需求精准匹配,形成“春种文明、夏话文明、秋获文明、冬蕴文明”的全周期文明实践模式。
春种文明,生态与文化并重,杨梅山村实践站的春耕课堂上,志愿者手把手教村民将厨余垃圾制成堆肥;“空杯换多肉”“书香焕花香”等系列活动,让“种文明”从理念落地为指尖的实践。夏话文明,科技与人文交融,鼓山公园无人机灯光秀以科技之笔绘就文明图景;“文明纳凉”开设“清凉驿站”“爱心冰箱”,用人工降温传递城市温情。秋获文明,慈善偕精神共富,“善行天姥”慈善一日捐募集善款破千万元,惠及4万余困难群体;“浙江好人”潘益东摇着轮椅“走”上儒岙镇农民文化节宣讲台,以自身经历传递文明之光。冬蕴文明,服务与守护同行。全年“乡理乡亲”服务集市为4万余人次提供义诊、助老服务;里外茶舍实践点的净山行动、游客们的留言感悟连缀成跨越四季的文明对话……过去一年,新昌累计开展活动2万余场,新增文明实践志愿者超800人次,文明实践惠及群众超300万人次。此外,清凉一杯水、咖啡渣重生计划、流动书香点等文明小事项目,将文明实践嵌入群众日常生活,形成“参与—受益—再参与”的良性循环。
从戏台上铿锵的廉政唱词,到慈善账本里温热的数字,再到长者食堂升腾的热气,在新昌,文明根植于山水,生长于民心。“文明实践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民的‘协奏曲’。”新昌县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过“米海茶议事会”“好人工作室”等平台,新昌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策划者,将文明转化为一场全民共建共享,可感知、可参与、可持续的生动实践。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