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绍兴锐来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繁忙,该公司一批“拳头产品”——上下摆臂正在等待发货。作为滨海新区的一员“新兵”,该公司坚持科研和市场并重,今年产值已突破2000万元,并于近日成功晋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去年,该公司向“绍芯谷”天洲产业园租用6287平方米的厂房,用以年产100万套新能源汽车传动转向关键部件的项目生产。“入驻后,滨海新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帮我们对接项目报批路径,快速完成项目准入、上会决策、签订协议,还帮忙协调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使项目尽快开工投产。”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当前,该公司超5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多条生产线全部投入使用,70余名工人分布在上下摆臂、上下拉杆、转向摆臂等汽车底盘悬架关键零部件流水线上。“产品精度高,企业口碑好,自投产以来,企业收获多个国内一线品牌知名乘用车关键零部件订单,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三季度。”车间主任张李明告诉记者,企业“小升规”后,大家的发展信心更足了,还将进一步加大服务能力建设和研发技术投入。
近年来,滨海新区深化数字引领,强化创新导向,优化培育体系,健全完善“小升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库,深入实施优质中小工业企业培育行动,推动优质服务精准直达。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454家,累计培育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23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
滨海新区还制定出台《马海片区城市有机更新专项政策意见(试行)》,对符合产业导向的新租赁厂房项目给予最高“三免二减半”的补贴,大大降低企业入驻成本。同时,今年滨海新区推出的“春风送暖抢开局”十项举措,针对一季度首次月度升规的工业企业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为企业送上实实在在的“大礼包”。
眼下,滨海新区正加快推进“登高造峰”345工程,进一步扩大新区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经营业绩优的工业企业基数。“我们将根据滨海新区发展情况合理确定年度工作目标,提前摸清企业底数,建立企业培育名录库,分门别类宣讲奖补政策,对达标企业开展动态监测,有序开展工业企业培育工作。”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常佳表示,同时,还将在人才高效对接、管理对标提升、数字咨询诊断等方面,一对一做好精准服务,全面推进工业企业长高长壮。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陈嘉琦 编辑:尉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