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昌县南明街道:银发力量显担当 垃圾分类树新风

2025-04-10 15:33

来源:

清晨六点,56岁的董姐已佩戴好“垃圾分类督导员”红袖章,准时出现在社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她手持记录本,耐心指导居民将易腐垃圾破袋投放,动作娴熟地检查分类准确率。“菜叶属于易腐垃圾,塑料袋要单独放进其他垃圾箱”,这样的话语她每天要重复上百次。在绍兴市新昌县南明街道,像董姐这样的老年志愿者共有28位,他们用银发智慧与奉献精神,为社区垃圾分类注入强劲动能。

督导员引导居民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移动宣传队"传递环保理念

老年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组建“银龄宣讲团",通过茶话会、楼道课堂、点位劝导等形式,讲解分类知识、传递文明行为;在 “言、帮、教”中提高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65岁的退休干部王大爷自创“垃圾分类顺口溜”,将四分类法编成朗朗上口的七言诗句,在社区广场传唱。垃圾分类转运工作人员表示,南明街道的老年群体参与督导后,社区垃圾分类准确率显著提升、重复分拣时间明显下降,特别是易腐垃圾日均分出量明显增加。


志愿者开展主题宣教活动

"银发智库"创新治理模式

梅湖社区50多岁的杨晓瑛阿姨充分发挥自己的手工特长,组织巧手阿姨们向群众免费教授编织技巧,制作环保手提袋2000余个,替代超市塑料袋。鼓山社区创立“兵娘舅”治理模式,打造线上小程序问题集成平台,解决垃圾桶异味、垃圾分类等问题、纠纷10余件。“夕阳红议事团”提出的 “定时定点投放点管理”“积分兑换日用品”等7项建议被纳入街道垃圾分类实施金点子库。

志愿者们参与解决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纠纷

"代际联动"培育文明新风

每逢寒暑假、节假日,老年督导员们化身“环保导师”,带领青少年开展“垃圾分类寻宝挑战赛”。祖孙搭档的“1+1督导岗”,既传承了环保理念,又增进了邻里情感。社区书记表示,“老年志愿者日均服务超3小时,他们的责任心与奉献精神感染着每个家庭,带动了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潮。”

志愿者们定期参与小区环保行动

垃圾,曾被视为无用之物,却在创新与智慧的雕琢下华丽转身,变废为宝。老人,如同岁月沉淀的宝藏,虽青春不再,但他们的经验、智慧与奉献精神,仍能发挥余热照亮时代。“银发先锋”用实际行动让垃圾分类新时尚在社区蔚然成风,他们的故事证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每个年龄段的智慧与力量都不可或缺。

(通讯员:傅健、章雨青)

作者: 编辑:胡鑫凯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