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初青春已暮,眼下正处于青梅挂果期,4月8日上午,在绍兴柯桥区东村村漫山遍野的青梅林里,10多头骡子正一趟趟地往山林里背运生态有机肥;浙江松盛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季国苗带领技术人员走进青梅产业园基地,指导当地农户追加有机肥、开展生态病虫害防治,实施专业养护。“我们将对标全球农业及生态最高标准种植有机青梅,让山区农民致富更有‘机会’。”
王坛镇东村村素有“中国青梅之乡”称号,拥有国内单体连片面积最大的梅园。今年2月,浙江松盛园食品有限公司与东村村签订“乡村共富”合约。根据协议,从今年开始,“松盛园”将全面订购王坛镇东村近2万棵青梅,先期按照每棵青梅树20元的标准支付订购金。同时,“松盛园”还将对标全球农业及生态最高标准,组织专人按有机绿色要求进行养护,等青梅成熟后,聘请当地村民进行有偿采摘。
当天,东村村民们也纷纷走进村委会,喜滋滋地签订《青梅树流转协议》。“往年,价格好的时候梅子好卖,价格差的时候梅子难卖,最差的时候卖到6毛、7毛一斤,人工成本都不够。青梅树流转合同签订后,按我家里110株梅树算,可以拿到2200元。平时管护梅林、采摘青梅,还会给我们120元一工,又有一笔劳务费可以赚,真当好!”东村村农户蔡师傅边签合同边说。据东村村社书记、村委主任蔡家苗介绍,本次青梅树流转共涉及330余户农户、2万棵青梅树,将有效助力农民增收、乡村共富。
近年来,东村村通过“农户+基地+企业”的合作模式,青梅产业附加值持续提升,村民收入逐年增长。“今年松盛园将投资2345万元用于青梅基地流转和管护,同时建设平水飞地共富工坊,打造王坛青梅区域公共品牌。王坛镇也将出台相应的农业产业政策,对土地流转、梅农增收等给予一定补助,更好的服务老百姓。”柯桥区王坛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曹锦说。
青梅是绍兴的传统名果之一,得益于水源地保护区的优良生态,东村青梅更是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然而,让山区“好梅”前途更“美好”,必须将其生态价值最大化,搭上全球公认的“有机”快车。“老百姓不可能投入那么多钱去改造农田、山林,这件事只能由我们农业企业牵头来做。目前我们已经在平水、王坛和稽东规划了5000多亩农田,改造成有机良田,通过3到5年的时间,申请成全球农业及生态最高标准。”季国苗介绍,“同时,我们还在原有青梅酒、青梅果干的基础上,开发了青梅腐乳、青梅酱,让更多人品尝到绍兴好味道!”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裘一倩 文摄 编辑:周琦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