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夏永鹏) 新学期开学至今,视力普查工作在我区各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中如火如荼地开展。截至4月5日,区疾控中心已分别对16所学校开展视力普查质控、5所学校开展教学环境卫生监测。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呈高发、低龄化趋势。儿童青少年近视现象不仅关乎个体健康,更将成为影响民族未来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
区疾控中心认真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大力推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为儿童少年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新学期伊始,组织卫生专家对视力普查工作开展现场质控,通过随机复检学生远视力与屈光度,交叉验证初检数据准确性,确保筛查结果科学可靠。抽取部分教室进行教学环境卫生监测,对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适配率、黑板及课桌面照度等多项指标进行体检式评估,精准排查隐患,为教学环境优化提供数据支撑,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营造良好环境。
区疾控中心与学校、家庭多方协同织密近视防控网。各校严格落实教室采光照明标准,推广护眼灯具,定期开展课桌椅高度动态调整,适配学生身高变化,预防不良坐姿引发的视力与脊柱问题。建立学生视力健康档案,对近视高危群体实施“一人一策”,开展眼保健操标准化培训,增设护眼主题班会,强化用眼卫生教育。家长们则主动学习护眼知识,科学引导孩子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营造“20-20-20”用眼习惯,每20分钟看6米外(20英尺)20秒;同时多带领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和适宜的体育运动。各方及时关注学校视力筛查结果,发现异常送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避免盲目依赖“网红护眼产品”,通过专业诊疗机构控制近视发展。
近视防控的深层意义,在于唤醒“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全民意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专业机构的科学指导、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家庭的个性化监督,正凝聚成守护“睛”彩视界的强大合力。接下来,区疾控中心将继续加强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持续创新防控手段,让近视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让明亮的双眼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窗户,助力孩子们追逐梦想,共创光明未来。
(内容来源:上虞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