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滨海新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结硕果,“劳动+”让学生感悟中收获成长

2025-04-07 10:14

来源: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滨海新区各中小学积极探索“劳动+”融合教育模式,通过“劳动+文化”“劳动+科学”“劳动+生活”“劳动+美育”等特色实践课程,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看,这是我做的榨菜!”日前,沥海街道中心小学五(3)班的沈语馨兴奋地向同学们展示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前不久,她和班上38名同学一起,完成了从收割到腌制的榨菜制作全过程。

这项历时5个月的劳动实践始于去年11月。从翻地、施肥、播种,到日常养护、最终收割,孩子们亲身体验了榨菜的完整生长周期。班主任陈建安介绍,“我们把数学、科学知识融入劳动过程,比如计算种植间距、研究肥料配比,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

在最后的腌制环节,同学们分组探究了不同清洗方式和切条形状对口感的影响。“有的组尝试波浪切法,有的组测试盐水浸泡时间,大家都成了‘榨菜小专家’。”陈建安笑着说。如今,这些满载童趣的榨菜不仅成了孩子们的家庭美味,更让他们体会到劳动与科学的奇妙融合。

前不久,同样也是在沥海街道中心小学组织学生们播种新疆阿瓦提县拜什艾克镇兄弟学校赠送的菊花、格桑花种子。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埋下这些承载着民族团结情谊的花种,期待它们在江南水乡绽放异彩。“这些劳动实践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让孩子们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感悟生命成长。”该校老师表示。

在劳动教育中,滨海新区各校特别注重价值观塑造和跨学科融合。柯灵小学打造的13处“小灵娃”劳动实践基地,为“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富载体。在柯灵小学世纪校区的“未来生活家”实践教室,一群“小厨师”正专注地操作着各式家电——有的在电磁炉上翻炒食材,有的研究空气炸锅的使用方法,还有的认真记录着电饭煲的工作参数。这个配备多间功能空间的劳动教育基地,为学生们打开了认识现代家居生活的新窗口。

“同学们注意,使用电器的第一步是要读懂说明书。”苏泊尔研发部的工程师正在指导学生操作空气炸锅。作为校企合作项目,苏泊尔定期派出不同方面的技术专家,为孩子们讲解家电原理和使用技巧。从电饭煲的内胆材质到空气炸锅的热循环系统,这些日常生活常见的电器都成了生动的教具。

课程助教傅佳雯介绍,“我们把语文的说明文阅读、数学的功率计算、科学的电路原理都融入课程。比如让学生画电路图来理解电器工作原理,用烹饪作品完成美术创作。”这种“做中学”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生活技能,更让他们在劳动中感受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柯灵小学教育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模式,通过更多元的实践平台、更丰富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劳动中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赵婧赟 编辑:张衎男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