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越乡清明暖人间

2025-04-07 07:42

来源:

时值清明,此时,天清气朗,生机勃发,大地呈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紧跟着春分,在公历的4月5日前后。清明既是时令标志的节气,又是充满人文内涵的节日,具有别样的意义。

清明节以“农事生产”“祭祖怀远”“游春祈福”为核心节俗,秉承“感恩”“传承”“立德”的主题,饱含着人们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与追求。

在汉魏之前的社会生活中,清明主要是作为自然节气存在的。古代文献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清明的自然物候。《淮南子·天文训》中对清明的表述是“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又叫“熏风”,即东南风,在东南风吹来的时候,自然界万物萌生,吐故纳新,勃发出一片生机,天地之间充盈着温暖和煦。

清明有三候,《逸周书》载:“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清明时节,桐树开出淡紫色的花朵,喜阳的鸟类及其它动物开始活跃,天上开始出现彩虹。如此节候,真是让人欢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发轫于悠远历史深处的清明文化,使清明成为囊括祭奠、缅怀、感恩、追思、踏青、折柳、沐浴、吟咏活动在内的传统节日。事实上,清明作为传统节日,早已融合了上巳节和寒食节的习俗。上巳即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节日核心是祓禊。祓禊就是每年于春季上巳日在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的仪式。越州的兰亭雅集就是在上巳节,王羲之以一篇《兰亭集序》抒发了观天地、悟人事、叹人生之苦短、更惜当下欢娱之情。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唐代是取新火日,正因如此,人们也把为父母祭扫的日子定在此日,以便焚烧纸钱。宋代之后上巳节与寒食节逐渐合二为一,日期固定在清明这天,成为清明节日,节俗也融合了寒食扫墓、上巳踏青,以及插柳、蹴鞠、荡秋千、放风筝、斗鸡、拔河等一系列活动。

“正月灯,二月鹞,三月上坟市里看娇娇。”越乡清明有自己的风俗,旧时绍兴人家庭院深深,大家闺秀很少出门。到了清明时节,男男女女踏春出行,彼此对望,也算是春天的一抹亮色吧。过去绍兴有些地方还有热闹的香市。鲁迅在1934年4月给母亲写信:“害马多年想看南镇及禹陵,今年亦因香市时适值天冷且雨,竟不能去……”(“害马”是鲁迅对许广平的昵称)。绍兴很多地方还将艾草汁与糯米粉混合,做成清明果。清明果青绿色,糯软香甜,味道颇佳。吃个清明果,提醒我们做人做事清清白白、清正廉洁。《越谚》云“清明螺,抵只鹅”,清明时节,“吸吸嗦嗦”吃碗如鹅肉般鲜美的螺蛳,也是蛮幸福的事。

农谚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不仅弥漫着追远怀人的幽思,更充盈着万物生长的喜悦。这个时节,阳光被安置在春天中央,绍兴百姓都喜悦地活在自己布局的清新日子里。农人们正在田间地头劳作,用锄头除去枯草干叶,翻整土地,种下新的一年的希望。

茶香起于山野,起于良夜,起于先人的炊烟,也起于清明。清明的越乡茶园,立着时间的潮汐,一枚枚芽尖,预谋一壶茶香,与一场场春阳匹配,长成了明前茶,飘向了绍兴人家暖乎乎的好光景中。

清明了,暖阳阳沿着季节的阶梯,一级一级走入我们的生活。清明时节也适合外出踏青,游春赏景。《红楼梦》中有诗云:“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清明最是适合放风筝的时节,在吾乡诸暨的高湖湿地公园内,湖水清澈,两岸油菜花金黄,春麦青青,一群孩子与家人奔走着放风筝,也温暖,也快乐。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宣迪淼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