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简单指令,袜子设计稿一键生成。近日,诸暨市大唐街道首发了全球首款AI袜业大模型,效率提升八成,成本降低六七成,受到业内高度关注。“有了AI技术,这套系统还能不断迭代,指数级提升设计效率。”主导该大模型的浙江阿大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这场由“AI+”引发的生产力革命,正在重塑世界袜都的产业基因。AI袜业大模型已开始赋能大唐袜业发展。“之前设计师一天只能出两三款设计图,接入大模型后能出几十款。”在诸暨市卡拉美拉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万春燕眼中,AI袜业大模型已成为设计师的“灵感合伙人”,将创意快速转化为商业价值,提升企业发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大模型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方向取得巨大突破,ChatGPT、DeepSeek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大模型快速涌现,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习惯。绍兴更是抢抓风口,布局前沿技术研发,推动技术应用示范,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
我市人工智能产业起步早、进展快。据《2024年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报告》,2023年,绍兴全市拥有人工智能企业153家,实现营业收入387.92亿元,同比增长12.4%,超过全省平均8.8个百分点。如今,我市人工智能产业要素齐全、生态活跃,并在AI应用芯片、智能视觉、智能机器人零部件等领域形成明显优势。其中,AI应用芯片产业主要集中在越城区、滨海新区,聚集了芯联集成、长电绍兴、豪威科技、比亚迪半导体等龙头在内的企业37家,2024年实现产值116亿元;智能视觉产业主要集中在诸暨市,集聚了50余家企业,2024年总产值突破50亿元;智能机器人零部件产业主要集中新昌县、上虞区,集聚相关企业近30家,2024年总产值近50亿元。
在上虞,人工智能被列入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已集聚13家人工智能企业。今年2月,总投资超5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工建设,将打造智算赋能、应用示范的区域新经济增长极。近日,上虞区龙头企业卧龙电驱旗下浙江希尔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将携手发展具身机器人产业。
插上AI的翅膀,绍兴传统产业正在加快脱胎换骨。以纺织印染产业为例,绍兴纺织装备龙头企业——越剑智能,联合华为成功研发AI前装智能验布机,相关性能指标显著提升;锦发印染、明宇印染、屹男印染等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算法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应用推广工艺自动推荐、成品瑕疵检测、智能测配色、智能排产等AI技术,解决了工艺不准、一次染色成功率不高、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等印染核心痛点。
AI还赋能“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模式,实现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发展同频共振。市经信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78家、未来工厂5家,认定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2家,建成织造印染、化工、电机、轴承、生物医药5个产业大脑,累计服务市内外中小企业8500余家,接入生产制造设备3万台,平均提高效益22%以上,综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13.5%。
进入大模型时代,绍兴企业既深度参与产业链创新,也做透应用场景文章:AI应用芯片产业逐年壮大,“AI服装工厂”越转越聪明,“AI+智能家居”项目投资不断加码……
2025年,全市重点瞄准AI应用芯片、算力中心、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全力竞逐人工智能产业新赛道,谋划建设一批“大好高”项目。据了解,2025年,我市预计实施人工智能产业项目55个,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22.78亿元,预计建成后可实现产值533亿元;谋划类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270.5亿元。
“人工智能是我市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去,将纵深推进“4151”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发展AI应用芯片、工业软件、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及零部件、智能汽车及其零部件等产业,拓展“AI+”智能制造、教育、医疗等融合应用创新,打造人工智能融合应用产业集群,为打造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注入新动能、新引擎。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邵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