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人店王”得知情况后,慨然停了杭州的生意,回乡领导农、渔民抗暴,时间长达三年。这三年,以孙家桥人为主力的杨汛桥民众在他的指挥下,不计得失、不遗余力地与恶势力开展“文斗”“武斗”。其中“武斗”指的是众人乘船在西小江上日夜巡逻,保护渔民捕鱼和航道畅通,“文斗”则是发动当时的县参议员和大批社会贤达去省府陈情。在旷日持久的争讼中,孙卓人因为只有出账,没有进账,不但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忍痛卖掉十亩良田,并将所得用于诉讼、日常开销和补贴族人、村民的付出。但他拒绝了渔民们给予的经济补偿,只接受他们给孙氏宗祠献的碑、匾。
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三年后,绍兴地方法院作了“西小江永远禁止造簖”的判决,并将判决书刻石立碑,一度置于杨汛桥街道的“汤马二公殿”门口翻轩下。“卓人店王”在民众的拥戴中,即席挥毫:“秃笔一枝救苍生,良田十亩换西江。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后来,孙卓人定居杭州,享年八十五岁。
作者: 编辑:邹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