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生儿护理与婴幼儿成长的关键阶段,一些传统观念与认知误区正悄然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多位医生在接受采访时呼吁,科学养育需贯穿儿童成长早期,警惕“经验主义”带来的健康隐患。
在新生儿健康领域,黄疸问题尤为值得关注。柯桥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王英英向记者讲述了一则让她惋惜的案例:新生儿丫丫(化名)胆红素值高达18mg/dL,家长却选择“晒太阳”等土方法应对,最终导致患儿在3个月后被确诊胆红素脑病,听力永久受损。“黄疸初期检测数值偏高,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是关键。”王英英指出,当出现皮肤发黄、眼白发黄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就医监测,早期干预效果显著,病理性黄疸若延误治疗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从新生儿护理延伸到婴幼儿喂养,另一个需要警惕的是母乳喂养误区。“部分家长对早产儿、新生儿的母乳喂养存在认知偏差。”绍兴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钱洪云告诉记者,有的家长刻意控制喂养次数、剂量导致新生儿低血糖,有的过早添加配方奶造成乳头混淆,更有早产儿家长因缺乏指导而喂养不当。母乳喂养应遵循自然规律,但也需要科学指导。目前,不少医院都开设了母乳喂养门诊,通过泌乳评估、哺乳姿势矫正等专业服务,帮助新手妈妈建立正确喂养模式。
此外,婴幼儿超重问题也需引起重视。柯桥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副主任医师赵小乐表示,传统观念中“白白胖胖”的审美标准与科学养育存在冲突。“体重管理不是肥胖后的补救措施,而是从出生就要培养的健康习惯。”赵小乐建议,2岁以下婴幼儿应定期对照生长发育曲线图,2岁以上儿童则需通过BMI指数监测体脂状况,及时干预异常指标,避免孩子因肥胖引发代谢疾病或发育迟缓。
作者: 编辑:邹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