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位于滨海新区“绍芯谷”的浙江飞越炬芯科技有限公司,看到运料车辆往来穿梭,施工机器运转不停,新厂房正在抓紧装修。“我们引入了专业招商团队,边施工边招商,争取新厂房一建好,马上有产业项目可入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作为“绍芯谷”首个实施拆除重建的企业自主更新项目,该公司推倒了占地60多亩、有30多年历史的老旧印染厂房,打造新的产业基地。“目前1号、2号、3号、5号厂房已结顶,计划于今年6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浙江飞越炬芯科技有限公司是滨海新区聚焦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破解土地要素制约的一个生动缩影。随着发展脚步不断加快,滨海新区土地资源瓶颈日益凸显,为破解这一难题,滨海新区紧扣“规划、政策、项目”,将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优化资源空间布局和配置效率,积极助推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
“低效用地再开发,重点是要做到台账‘底子清’、盘活‘路子明’。”滨海新区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发动企业、街道、部门等梳理低效用地,全面摸清新区低效用地家底。在此基础上,委托专业技术单位分析核实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再开发方案,建立低效用地再开发数据库。精准匹配“绍芯谷”产业升级等各类需求,制订差异化低效用地改造方案,着力打造低效用地再开发重点片区。2024年,滨海新区实施低效用地开发项目30宗1980亩,新增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
土地“活”了,产业火了。如今,“绍芯谷”城市客厅将约2000平方米厂房改建为“绍芯谷”腾笼换鸟、产城更新的展示窗口。七色彩虹新能源科技产业基地已完成微更新改造并投入使用,吸引北京卫蓝新能源、梦之墨等5家高科技企业入驻……
“做好‘土地整治+’文章,拓展城乡融合发展新空间,以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为重点,有效腾出要素空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保障。”滨海新区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结合各方需求,持续优化政策机制体系,保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用地需求,激发更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进一步梳理研究典型案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形成一条可改造、可实施、可展示的更新路径,争取为绍兴试点提供更多“滨海经验”。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