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推广绿色种植,畅通供销渠道。滨海新区—— 让“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2025-04-05 18:13

来源:

  ■ 见习记者 张 柯 文/摄

  翠嫩的芹菜、鲜红的番茄、饱满的玉米、圆润的南瓜……眼下,滨海新区应季瓜果蔬菜陆续成熟,农民们挥锄翻土,辛勤劳作,收获春耕喜悦。

  “菜篮子”关乎大民生。近年来,滨海新区加快推动蔬菜产业链建设,大力推广蔬菜绿色化生产,不断提升农产品物流体系,多管齐下保障群众“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绿色种植,源头保障供应

  4月3日一早,记者走进沥海街道绍兴红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芹菜种植基地,只见工作人员熟练地将芹菜从地里连根拔出、堆在一起,然后进行清洗、捆扎。在基地另一边,工作人员拿着铁锹,以每株5厘米的间距进行芹菜幼苗移栽。

  “上午收割打包的新鲜芹菜,中午就能运到菜场,保障市场供应。”公司负责人楼建立表示。作为市级“菜篮子”蔬菜基地之一,红发农业是一家集生猪养殖与蔬菜粮油育苗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种有水稻、油菜、芹菜、水果番茄、水果玉米等粮油及果蔬作物。

  “公司所有产品均不使用任何激素与禁用农药,全力追求绿色健康与原汁原味。”楼建立说,为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公司还积极开展特色番茄、玉米和芹菜的轮作技术试验,减少水稻与芹菜灌水轮作的盖棚成本,避免蔬菜连作障碍,降低土传病害发生率。

  而在马山街道,同样是市级“菜篮子”基地的绍兴市丰绿蔬菜基地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大棚内,青菜、包心菜、南瓜等当季蔬菜瓜果长势喜人,工作人员手持镰刀穿梭在绿色的作物丛中,动作娴熟地采摘鲜嫩蔬菜并进行分拣、打捆、装箱。

  据了解,丰绿蔬菜基地总面积360余亩,拥有近400个种植大棚,种植青菜、莴笋、南瓜、辣椒、番茄、丝瓜等10余种蔬菜作物,年产蔬菜总量约2500吨,产值超千万元。其中,80%的蔬菜保证本地市场供应,其余20%则通过小程序、社群团购等新零售渠道销往杭州、宁波等地。“今年第一季度叶菜类蔬菜产量有近10吨,南瓜产量达200吨,远超预期。”基地负责人王梅仙笑着说。

  田间的美味、餐桌的丰盛,得益于“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扎实推进。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共有市级“菜篮子”蔬菜基地10家,“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足、品种丰富,蔬菜产业链建设不断发展完善。

  流通升级,畅通供销渠道

  为让蔬菜长得好,还能销得快,滨海新区积极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做好传统农批市场规划升级、新旧业态有效衔接,让老市场焕发新活力、新项目释放强动能。

  “菜市场干净整洁,买菜心情都变好了!”近日,市民徐丽一大早便来到斗门街道伯龙综合市场采购新鲜蔬菜。市场里统一颜色的摊位、整齐摆放的菜品、干净明亮的地面让徐丽采购欲满满。

  不久前,滨海新区的天一农贸市场、伯龙综合市场、三汇农贸市场、马山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孙端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沥海综合市场等6个农贸市场,获评2024年度浙江省三星级及以上文明规范市场。三星级市场不仅要求环境卫生整洁,对货品的安全健康也有更高标准。

  今年48岁的丁永梅既是伯龙农贸市场负责人,也是该市场的食品安全检测员。每天早上7点半,她要对当天进入市场的货品进行农药残留等抽样检测,检测合格的可以进入市场,不合格的则当场销毁。“检测之后,摊主放心,消费者安心。”丁永梅说。

  除了传统农批市场的规范升级,位于滨海新区致远大道与南滨西路交会处的长三角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中心及农批市场项目也正加速推进。目前,东区块主体结构验收完成,幕墙安装和内部装修工程已完成40%;西区块则在进行主体结构建设。

  长三角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中心及农批市场是全市“菜篮子”惠民生保供应重点项目,总投资约21亿元,建设用地约413亩。作为综合性的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以10万吨级农产品冷链智慧物流中心为核心,建设冷链冷储物流、农产品交易市场、保供加工中心、商务运营配套用房等设施,涵盖水果、蔬菜、肉类冻品、水产海鲜、家禽禽蛋、副食品干调、豆制品等丰富品类,可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辐射整个长三角地区。

  “项目预计今年年底竣工投用,届时将成为绍兴地区业态最多、品类最全的一站式生鲜采购配送平台,也是绍兴地区体量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冷链物流集群。”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眼下项目施工与招商正同步进行,现已吸引新疆阿克苏苹果、四川柑橘等高品质农产品入驻,助力市内农产品“走出去”、市外农产品“引进来”,进一步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

  政策保障,筑牢民生根基

  守好群众“菜篮子”,关键在于建好“菜园子”、直通“菜盘子”。滨海新区于日前修订出台2025年“1+9”政策,其中《关于加快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为“菜篮子”惠民生、保供应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

  政策明确,今年,滨海新区将加快推动蔬菜产业链建设,大力推广蔬菜绿色化生产,择优创建蔬菜绿色示范基地约3000亩,按每亩1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对未享受财政衔接资金,新(扩)建钢架大棚或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的规模在20亩以上的蔬菜基地,择优奖补200亩左右,每亩按照2000元的标准予以奖补;对建设烘干房、冷藏保鲜、分拣设施、购置冷链运输车等设备的蔬菜生产主体,按不超过投资总额30%的标准进行奖补,单个主体奖补不超过15万元。

  同时,滨海新区还将深入扶持“菜篮子”蔬菜基地建设,对列入新建、提升改造项目的,按不少于投资额的55%给予奖补,最高补助分别不超过100万元、50万元;鼓励街道、村发挥“菜篮子”工程建设的主体作用,对以街道、村为主体开展的新建、提升改造项目,在区级补助的基础上,可申请市级追加补助,单个项目区级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小菜篮装着大民生。”滨海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深入落实各项“菜篮子”扶持政策,积极推进“菜篮子”工程高质量发展,健全完善“菜篮子”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多措并举建好新区“菜园子”,助力群众拎稳“菜篮子”。

  红发农业的水果玉米种植大棚。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