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新路
比起朱炳仁的儿子、朱也天的父亲这两个身份,如今的朱军岷更想做自己。
朱军岷个人的视频号从去年开始密集地更新,风格也与创号时比较严肃的科普、讲解铜文化不同。他以“朱炳仁·铜”的老板形象出现,有时外出,有时开会,有时参加各种活动,顺便还能抛梗、接梗,很有网感,有时候还挺搞笑。“我演技不好,所以没啥剧本,胜在真实。”朱军岷自嘲道。
在出差路上的商务车里,朱军岷有些疲惫地睡着了,醒过来摄影机还在记录,他感慨说,终于体会到了荧幕里演员的那种辛苦,有些“吃不消”。他比以往更努力地直播,时长甚至被拉得更长。短短两个月,朱军岷个人账号粉丝数量突破50万,品牌全网粉丝达400余万,流量转化成了销量,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在视频号里,朱军岷造访北大,去见儿子朱也天,蹭朱也天的饭卡到北大的食堂里吃饭,和儿子一起逛北京,刮彩票;他也带儿子去造访绍兴的朱家台门,了解家族历史;当然,网友们还有幸参观了朱也天的卧室,书桌的一角摆着自家品牌的文昌塔,顺便打了个广告。
但凡有朱也天参与的视频,关注度都挺高。一开始,朱也天抵触的情绪很重,认为父亲动不动就要“搞事情”。朱也天担忧媒体、网友的过多关注会影响他大学的学习生活,互联网最擅长“造神”和“毁神”,这个18岁的男孩头脑清醒,不愿接受这样的评判。
“我告诉他,你就当自己的爸爸是菜场里的菜农,儿子放暑假了来帮爸爸卖菜,难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朱军岷这样和朱也天沟通,慢慢地,朱也天的态度松动了,他面对镜头时仍然有点拘谨,但笑容多了,话也多了。朱军岷点开评论给朱也天看,大部分都是正向的。
当然,也有人讽刺朱军岷蹭自己儿子的流量。他特意录制了一期视频回应,表示流量就在那里,他只是让这些流量变得更有意义。“流量是一时的,真正能够留住人们的是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他颇有感悟。
策略在不断调整。比如因为朱也天的走红,他意识到比起之前品牌较为单一的男性受众,“宝妈”等女性客群也能够深入拓展,另一方面,除了千元、万元价位的中高端产品外,百元内的挂饰、文创摆件等产品也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而以哪吒为灵感的“一笔定乾坤”的畅销,基于悟空形象的“大胜笔”的火爆也让朱军岷越发笃定,能够讲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是非遗品牌传承发展的突破口。最近,“朱炳仁·铜”所有的线下门店都在进行改造,从货架式陈列的门店转型为内容输出的门店。“货品不该死板地排布在橱窗里,而是要能让客人进门店时就了解一款产品背后的内涵,比如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来呈现。”朱军岷说。想法和创意在朱军岷心中层出不穷,团队做出的新尝试,他也大多鼓励。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即便是老字号也要懂得如何做“网红”,把自己的故事讲好。
前几天,朱军岷刚刚拍摄了自己人生的第一部“微短剧”。他扮演他自己,一个手艺精湛的铜匠,意外穿越到古代,为太子妃打造一把铜壶。
这把壶很漂亮,不同于大家印象里铜的金色、青铜色,剧中朱军岷打造的铜壶是温润的紫色。2008年,朱军岷去世界各地学习铜的氧化着色工艺,最终通过高温烧制让铜表面氧化,再在胎面一点点刷上矿物质釉料,于是“朱炳仁·铜”慢慢有了紫色、青色的铜器产品。
路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趟出来的。而现在,朱军岷要走更新的路了。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