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3月3日(周一),AI云算力供应商CoreWeave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S-1招股书,公司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拟募资超40亿美元,IPO后预计估值将超过35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是此次CoreWeave IPO的承销商。
CoreWeave最初名为Atlantic Crypto,于2017年开始为挖掘以太坊加密货币提供基础设施。在数字货币价格下跌后,公司收购了更多GPU,并更名为CoreWeave,开始向图形渲染和人工智能领域转型。
2022年末OpenAI发布ChatGPT后,CoreWeave因能够迅速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GPU而声名大噪。乘着AI发展的大浪潮,CoreWeave依托英伟达显卡拿下微软等大客户,一举迈进独角兽行列,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独立云算力供应商之一。
图片来源:CoreWeave官网截图
截至2024年底,CoreWeave拥有32个数据中心,大部分位于美国。这些数据中心共安装了超过25万张GPU,其中多数使用的是英伟达Hopper架构。CoreWeave云平台的模型浮点运算利用率(Modal Flops Utilization)要比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高出20%,意味着其算力的利用率更高。这既能加速模型的运行,也能提升硬件的利用率,让CoreWeave能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服务。
此外,CoreWeave还是首批采用英伟达H100、H200、GH200部署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的云算力供应商之一。
CoreWeave与英伟达有着密切的联系,业内甚至戏称它为“英伟达的直系云算力供应商”。2023年4月,英伟达参与了CoreWeave总额为2.21亿美元的B轮融资。
据分析机构Omida的数据,2023年,CoreWeave从英伟达获得的H100 GPU数量甚至超过了特斯拉等巨头。2025年2月,CoreWeave携手英伟达推出首款基于英伟达GB200 NVL72的云计算实例,成为首家普及英伟达Blackwell平台的云算力供应商。
招股书显示,CoreWeave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营收分别为1583万美元、2.29亿美元和19.15亿美元,净亏损分别为3106万美元、5.94亿美元和8.63亿美元。
虽然营收增长很快,但CoreWeave对大客户的依赖度过高。2024年,CoreWeave约77%的收入来自两家客户,其中微软贡献了近2/3的总销售额。
微软CEO纳德拉曾在去年12月的一档播客节目中表示,微软与CoreWeave的合同只是“一次性交易”,当时是为了紧急获取足够的数据中心资源。目前,CoreWeave已与微软签署约六项GPU服务器租赁协议,这些合同最迟将于2029年到期,如果微软不续约,CoreWeave需要找到其他客户来租赁这些GPU,否则将面临业务风险。
图片来源:CoreWeave招股书
除了对大客户的依赖外,在招股书的风险披露部分,CoreWeave还承认其在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包括IT系统对支持财务报告的应用程序控制不足,以及相关岗位缺乏合格人员。
内容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编辑:冯古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