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弹劾的台前与幕后

2025-04-04 22:31

来源:

4月4日,人们在韩国首都首尔的韩国宪法法院附近观看尹锡悦弹劾案宣判过程的电视直播。(新华社发)

  尹锡悦弹劾案涉及五项指控,包括紧急戒严是否违宪、军警围堵国会是否违宪、发布“禁止政治活动”条款是否越权、是否曾有“逮捕议员或法官”指示,以及是否试图操纵选举委员会。这些指控牵涉戒严过程中诸多隐秘细节,也成为该案裁决的关键。

  去年12月3日晚,尹锡悦通过电话向各部门直接发号施令,被视为核心焦点之一。前国家情报院第一次长洪壮源在作证时说,尹锡悦在宣布戒严后给他打电话指示:“趁此机会全都抓进去清理掉。” 但他补充说,没有指示具体要抓捕谁,要求给前防间谍司令官打电话。尹锡悦方面律师抓住漏洞辩护称,指示是抓间谍,洪壮源误解了含义。

  随后,前陆军特战司令官郭钟根作证:“戒严当晚尹锡悦亲自来电话,指示封锁国会,后来又要求‘就算破门而入,也要把人拉出来’。”他清晰地记得,当时部队还没有进入国会,所以拉出来的对象只能是国会议员。

  尹锡悦在庭审辩论中否认戒严当晚曾指示“从国会拉人”,并指责郭种根等人是在“为扣上内乱帽子和弹劾而搞阴谋”。根据韩国《刑法》,如果确认尹锡悦指示动用军队或警察逮捕国会议员、在野党领导人或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人员,这将构成以武力推翻立法机关的行为,内乱罪成立。而且,这还被认定为严重违反宪法,足以构成弹劾理由。

  在弹劾审理过程中,尹锡悦的说法与多名证人的证词相悖,事实难辨。他主张总统行使紧急戒严宣布权属于统治行为,并誓言“战斗到底”。在这样的“宣言”下,尹锡悦的支持者及保守派人士的集会和弹劾抗议行动也愈演愈烈,甚至出现冲击首尔法院事件,这被认为受到极右翼YouTuber和个别宗教人士的推波助澜。保守派的大规模集会示威与进步派势力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对宪法法院审理弹劾案审理造成巨大的舆论压力。

  弹劾案落槌后,韩国社会尤其是极右翼的动态受到关注。毕颖达指出,韩国的极右势力可能会对弹劾罢免结果反应剧烈,但他们毕竟占少数,看似声势大,形成的是短期轰动效应,实际上是为了博眼球和吸引年轻人的加入。而稳健的保守派当中不少人对他们也持批评态度。

  进步派媒体《韩民族日报》3月发文指出,“12·3”戒严事件发生之后,很多人毫不避讳地将国民力量党称为“极右翼政党”,该党“极右翼化”的趋势从文在寅政府上台(2017年)前后便开始。要阻止这种趋势,则需将保守政治势力与极右翼社会群体隔离开来。


作者: 编辑:胡鑫凯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