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踏青、祭扫等传统习俗与现代消费需求深度融合,滨海新区消费市场迎来“春日经济”热潮:时令野菜受到热捧、“春日果盘”推陈出新、踏青热带动乡村休闲游……春日消费焕发出蓬勃活力。
时令野菜唤醒味蕾
清明前后,各种时令野菜陆续上市,为市民的餐桌增添了一份春之味道。在滨海新区斗门街道农贸市场,香椿、马兰头等春鲜被摆放在显眼位置。“现在正是野菜最嫩的时候,七八元一斤,价格不算贵。”摊主们一边整理货品一边介绍。“焯水凉拌或者包饺子都很好吃,每年春天我都会买上一些。”顾客黄先生表示,这些时令野菜最近成了自家餐桌上的“主角”。
在沥海综合市场,鲜绿的艾草深受市民欢迎。祝女士特意购买了一大袋新鲜艾草,她告诉记者,每年清明前都要做艾糕和艾饺,这是家里的老传统。
随着荠菜、马兰头、蕨菜等野菜陆续冒头,孙端街道安桥头村的村民餐桌上又多了几道时令菜。一位村民笑称,来自农村的马兰头,成了城里的“抢手货”。
清明催热“春日果盘”
从传统的祭扫用果品香蕉、苹果、耙耙柑、沃柑、金橘,到踏青露营春日果品蓝莓、芒果、西梅和凤梨,近期,水果市场开启旺销模式。
“清明前后,水果市场迎来消费旺季,日均销量比前期增长20%。”沥海综合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家庭采购量显著上升,尤其是各类礼盒装颇受欢迎,满足了扫墓祭祖与家庭踏青的双重需求。与此同时,部分进口水果表现抢眼,秘鲁蓝莓、智利西梅、新西兰猕猴桃等高端水果因包装精致、口感清甜,成为露营季的“标配”。
“消费者既有遵循传统文化的,也有追求品质升级的。”沥海综合市场水果交易区一位经营户表示,售价100元左右的果品组合礼盒销量增长明显,搭配耙耙柑等时令水果的混合礼盒尤受欢迎,家庭采购占比超过六成。
赏花经济释放活力
随着樱花、油菜花等进入盛放期,滨海新区各大公园成为市民热门“打卡”地。以花为媒,赏花经济激发春日消费活力。
马山街道洋泾湖公园内草长莺飞,生机盎然。众多市民趁着大好春光,开启了一场与春天的浪漫邂逅,大家赏花拍照,感受时光静好。“这里的环湖游步道长2.5公里,且沿路有许多樱花绽放,非常美丽。春天到了,和亲朋好友一起,在草坪上支一顶帐篷、搭一张小方桌、喝一壶清茶、下几局象棋,无疑是好玩、有趣、轻松的春日户外体验。”市民何女士表示。
在沥海街道中心湖公园,玉兰花等也已舒展花瓣盛装以待。“这边的樱花、桃花、油菜花都开了,带小朋友过来玩,感受下春日的气息。”带孙女前来游玩的王奶奶说。
春天特有的美景为不少乡村带来了人气。在孙端街道安桥头村,游客们在鲁迅外婆家旧址赏花之余,还走进村内咖啡书屋,享受“花海+文化”的独特体验。借着赏花契机,这家咖啡店消费人数较以往明显增加。
夜经济同样精彩。袍中路世纪街夜宵城推出小龙虾主题套餐,十三香、蒜泥等口味小龙虾搭配黄酒或鲜啤成为引流利器,日均客流量明显增加。“现在小龙虾还不是最肥美的时候,但已明显感受到了人流量增长和食客的热情,我们精心筛选,尽量让来客尝到一口好虾。”商户张老板介绍。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朱灵斐 编辑:胡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