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建设高速发展,高层住宅大规模兴起,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高空抛物、邻里纠纷、电梯故障等社区治理难题。近日,迪荡街道云东社区创新构建“网格巡查+专业律师驻点+矛盾分级响应”机制。该机制实施以来,社区已成功化解12起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5%,有效破解高层住宅治理难题,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优秀范例。
高层住宅密集的云东社区。
高层住宅的矛盾有一定的特殊性
前不久,御景华庭小区发生了一场装修纠纷。家住8楼的韩女士在装修时,大量粉尘飘落至7楼王女士家中,还损伤了小房间吊顶。王女士多次沟通无果,双方矛盾面临升级。
云东社区调解员赵飘和网格员金萍接到消息后,迅速启动“三方联动”机制,前往现场勘查、倾听诉求、厘清责任。调解过程中,赵飘向韩女士普及有关施工防尘的责任条款,同时引导王女士合理索赔。最终,韩女士承诺加强施工防护并承担吊顶修复费用,双方签署书面调解协议。
“多亏调解员耐心解释法律条文,还帮忙联系专业维修师傅评估损失,不然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双方业主在调解结束后感慨道。“接到居民反映后,我俩协同物业管家立即上门,就是希望能够及时化解矛盾,让‘小事不出楼’。”金萍说。
这场纠纷的快速解决是云东社区应对高层住宅矛盾的一个缩影。“与老旧小区相比,高层住宅人口密度大,公共资源竞争激烈,物业管理复杂,邻里关系相对疏离,矛盾触发点隐蔽。而且,安全隐患与技术依赖并存,法律与自治机制存在差异,社区文化和代际冲突频发。这些特性使得高层住宅矛盾纠纷呈现规模化、技术化、法律化特点。”云东社区党委书记、主任章圣说,基于这些考虑,社区将此前的网格调解机制升级成了“网格巡查+专业律师驻点+矛盾分级响应”机制,以达到更系统高效的治理效果。
新机制对矛盾实施三级响应
和往常一样,昨天一上班,赵飘就在所在的网格内认真巡逻,路上遇到相熟的居民也会停下来听听最近有没有要反映的问题。在新的“网格巡查+专业律师驻点+矛盾分级响应”机制下,云东社区的网格员们就像社区的“移动探头”,穿梭于楼层间,及时发现潜在矛盾。
“网格员联合物业管家、楼栋长,就地调解日常纠纷,将矛盾扼杀在萌芽状态。我们同时特邀龙山律师事务所律师驻点,不仅参与重大纠纷调解,还在每月18日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帮助居民维权、化解纠纷、普及法律知识等。”章圣说。
大学毕业不久的外地人小张刚搬来的时候,对社区不太熟悉,遇到问题都不知道找谁,有次和房东在押金退还上产生纠纷,差点急哭。“后来是网格员从别的地方知道了这件事,和律师一起主动帮忙调解,很快解决了问题,让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小张说。
记者了解到,依据矛盾性质和紧急程度,云东社区将其分为“绿、黄、红”三级。“绿色代表日常纠纷,由网格员联合物业管家和楼栋长就地调解;黄色意味着存在利益冲突,需启动‘社区+业委会+律师’联席协商,拟定调解方案;红色则表示重大风险,需联动街道、司法所等多个部门,依托迪荡商圈警务站,形成五分钟高效处置圈。”章圣表示,通过“巡查发现-法律研判-分类处置-跟踪回访”闭环流程,社区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的转变,兼顾法治化和人性化。
章圣表示,接下来,社区计划开展楼道微宣讲、“法律微课堂”等活动,增强居民法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矛盾发生。同时,持续优化新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从“事后调处”转向“源头预防”,为营造和谐宜居的云东社区探索新路径,为更多社区在基层治理方面提供宝贵经验。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李颖 文/摄 编辑:方嘉华